木本水源
馬鞍山的社區發展
香港的早期移民
馬鞍山的客家村落
馬鞍山的本地村落
馬鞍山的漁村
馬鞍山礦業發展簡史

馬鞍山的客家村落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木本水源

清順治18年(1661年),為禁止沿海居民接濟台灣的鄭成功,朝廷頒布「遷海令」,要求江西、浙江、福建及廣東四省沿海的居民向內陸遷徙10至50里不等。因事出倉促且前後三次迫遷,居民流離失所,在毫無準備下死傷無數。康熙8年(1669年)鄭氏威脅漸漸減少,沿海地區一片荒涼,嚴重影響地方稅收,清廷遂於1684年解除海禁,允許居民遷回原來居所。但經歷大劫,遷返者極少,田地房舍荒廢,直至客家人遷入,港九新界地區鄉村的發展才活躍起來。香港現在約有70萬客家人,歷史學家一致認為他們的祖先是1684年以後才移居香港的。當時肥沃富庶的元朗、錦田、上水及粉嶺等平原地帶,已被五大族佔據,所以遲來的客家人只能散居於新界海拔300米以下的小河谷或海濱地帶,以務農、斬柴、捕魚及煅灰為生,最早定居於馬鞍山的客家人是烏溪沙村的廖氏。

 

廖氏源自河南,因戰亂遷至江西及福建,元末再由江西廬陵輾轉遷至廣東南方沿海地區,散居現今新界橫眉山、小坑、雙魚及上水一帶。族人廖自玉最後定居梧桐河與石上河交匯處,即現今之上水圍。廖自玉生四子,長二三子留居上水,繼續發展祖業,四子廖如興於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遷居今天已劃入西貢區的樟木頭,其後再遷馬鞍山,建立烏溪沙舊村,土名虎斗奧。根據傳說,因該處沙灘常有烏龜登岸產卵,故舊稱烏龜沙1。現名烏溪沙,則因自山上流下之溪水受鐵砂污染呈烏黑色而改名。清「遷海令」期間,廖氏一族被迫遷回內地,該村漸被荒廢。直至康熙8年(1669年)展界,村民回流重建家園,又稱落禾沙。其後人口繁衍漸多,部份居民分遷牛皮沙村(今沙田區小瀝源),廖氏祖墳則仍位於今天的官坑水庫旁。

 

烏溪沙村地勢平坦,村民以務農為生,耕地主要集中在落禾沙(圖2.1),主要種植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芋頭及各種蔬菜。據烏溪沙村原居民代表廖觀輝先生回憶:「早期,渡頭村的漁民會直接拿魚蝦跟我們交換米和菜,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此外,村民會將收割的稻穀用船從渡頭灣運到大埔的米舖賣掉,換取質量較次的「米碌」或碎米自用。有些村民亦會將蔬菜及家禽運往大埔及馬鞍山碼頭區的市集直接販賣,然後購買一些日用品回家。生活雖然艱苦,但村民大都自給自足,樂天知命。烏溪沙村的兒童,一般在烏溪沙青年新村或碼頭區就讀小學,七十年代烏溪沙對外交通改善了,部份學童才有機會到市區讀書。

 

 

圖2.1 落禾沙 (2007年)

 

烏溪沙(2012年) 

(圖片由恒基兆業地產集團提供)

 

 


「烏溪沙今昔變化非常大,可謂滄海變桑田,以前荒蕪之地,現在已發展成繁華的新市鎮」。

 

── 烏溪沙村原居民代表廖觀輝先生

 


 

現今烏溪沙村的面貌與五、六十年代截然不同,原來的村屋已改建成三層高的小型屋宇,約160幢,排列整齊,環境優美。 據原居民透露, 重建前的村屋全部背靠馬鞍山,面向渡頭灣; 重建後的烏溪沙村,則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大致可細分為新村、中村及舊村。新村前,豎立著面向西沙公路及利安邨的牌樓(圖2.2)。東北舊村旁則有一片風水林,林內有數棵大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樹下置大王爺神壇一座及土地公神壇兩座,成品字形排列(圖2.3a,b)。大王爺與土地公同是鄉村的保護神,又名社稷或大伯公,客家人南遷時,把拜祭大王爺與土地公的習俗也帶了過來,每年歲末、冬至、重陽及清明,香火尤為鼎盛。


 

圖2.2 烏溪沙村今貌

 

 

烏溪沙村青磚建築 (1996年) 

 

圖2.3a 烏溪沙村風水林

 

圖2.3b 及林內大王爺神壇

 

清初《廣東新語:木語》有云2:「榕,容也,常為大廈以容人,能庇風雨,又以材無所用,為斤斧所容,故曰榕」。基於以上原因,很多客家村落都栽種了巨大的細葉榕供村民納涼。故此,土地公與老榕樹皆為客家村落的標誌。烏溪沙村亦不例外,村內風水林旁屹立著數棵巨大的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其中一棵更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載入古樹名木冊內(AFCD/MOS/007),它擁有18枝氣根,支撐著寬27米的樹冠,非常壯觀(圖2.4)。

 

圖2.4 烏溪沙村的榕樹(細葉榕)

(圖2.4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

 



「我們保留了很多客家傳統文化與習俗,例如說客家話以及特別重視農曆新年,過年時家家要大掃除、擺燈檯、點年光及穿新衣。至今,每年年尾,我們仍會在排樓旁舉辦盆菜宴,筵開壹百二十席,千餘居民參加,非常熱鬧。」
 

 

── 烏溪沙村原居民代表廖觀輝先生



 

烏溪沙村因地處一隅、對外交通不方便,故居於此地的廖氏保留了客家傳統習俗和語言。反觀長居上水圍的廖氏,則早已被原住民同化,改說了「本地話」或「圍頭話」。

 

「復界」後遷入馬鞍山居住的客家人,尚包括昂平(闕姓)、梅子林(吳姓)、石壟仔(吳姓)、黃竹山、茅坪老屋及新屋(鍾、劉兩姓)3。他們只能居於偏僻的高山河谷地帶,土薄田瘦,生活艱苦。二戰後,這些村落的客家人陸續移民或覓地另建新村(圖2.5),田園村舍逐漸荒廢,只遺留下石磴古道,供遠足人士使用。從2001年至今,由民政事務總署統籌的村代表選舉,長徑村與烏溪沙村被劃入同一鄉村選區,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毗鄰烏溪沙村的長徑村無論房屋還是居民數目,近年來都在持續下降。

其餘已被確認的客家村落還包括大水坑以及現已劃入西貢區的泥涌和西澳。當中,張姓大水坑村又與西貢坑口村的成氏家族有一段深厚的歷史淵源4。大水坑村屬原居民村,開基祖為廣東省長樂縣(今伍華縣)大田村首興公。清初兵荒馬亂,盜賊橫行,首興公攜同其父骨灰落籍沙田大水坑村,以務農打獵為生。首興公與從廣東博羅遷到大埔林村矮崗居住的成氏始祖檳元公為摯友,後者常外出經商,某次半路遇上強盜被殺,妻鄒氏及子國珍頓失所依,淪為寡母孤兒。首興公同情他們,遂收容照顧,後來更與鄒氏結成夫婦。張家不欲成家斷絕香火而讓國珍恢復成姓分遷西貢坑口孟公屋。今天西貢孟公屋、南圍、壁屋、柴灣及牛池灣的成族都是國珍公的後人。三百年來,每年春節大年初二,孟公屋的居民都會攜帶果籃祭品,以麒麟開路,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到大水坑村拜年,向張氏宗祠及大王爺神壇上香謝恩並祝願來年風調雨順(圖2.6),體現了華人知恩圖報的優良品德,而大水坑張氏亦經常回訪孟公屋成氏,此習俗延續至今演變為兩村隔年互訪一次。

 

圖2.5 覓地另建的黃竹山新村

 

圖2.6 伯公神壇前張氏一族敬獻的祭品

 

大水坑村今貌

 

大水坑村位於馬鞍山西南面,背靠馬鞍山,面臨城門河。村內的大水坑支流終年徑流不斷,將村落分成南北兩半,中間以行人橋相連(圖2.7)。大水坑村是典型的客家村落,原有傳統村屋30餘間,村內風水林、神壇(大王爺及大伯公)、祠堂與古樹一應俱全。其中一棵高13米的樟樹名「百子千孫」同樣被收錄入古樹名木冊內(AFCD/MOS/006)。

 

但可惜發展至今,村內的歷史建築只剩下風水林旁數幢破爛不堪的瓦片屋以及大水坑南面一幢70餘年歷史的大宅(圖2.8a,b),其餘房屋皆被小型屋宇取代。村內祠堂亦於辛未年由兩進改建成一進(圖2.9),牆上新添展示牌一面,名為「張成兩族一家親碑記」(圖2.10),詳細記錄張成兩族的歷史淵源。據村民透露,今天的富安花園及大水坑村南面部份土地,原來皆為稻田(圖2.11)。

 

 

圖2.7 大水坑支流把大水坑村一分為二

 

 圖2.8a 大水坑村6號張氏村屋     
已確定評級的三級歷史建築物,建於1939年。

 

圖2.8b 破舊的瓦片屋

 

大水坑村舊屋橫樑

 

圖2.9 張氏宗祠 

 

圖2.10 張成兩族一家親碑記

 

每逢年初二張成兩族互相拜訪, 並以麒麟開路

 

 

圖2.11 大水坑村南街昔日為稻田


大水坑村古巷今昔(60年代)

 

大水坑村古巷今昔(2012年)

 

大水坑村16-18號張氏村屋,已確定評級的三級歷史建築物,建於1910至1920年代。

 

 

 

1蕭國健(2006)。香港新界鄉村之歷史與風貌 (pp.140-146)。香港: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

2饒玖才(1998)。香港文物古今 (pp.143-148)。香港:天地圖書。

3饒玖才(2012)。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 (下)-新界(pp.270-276)。香港:天地圖書。

4鍾文典2005)。香港家家(pp.53-71)。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