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後記
合辦機構
地質公園工作小組委員名單
主要參考目錄

後記

首頁 > 礦山風貌 > 後記

後記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鞍山是一個背山面海,風光秀麗,適合居住的新市鎮。可是,在馬鞍山上曾經有過香港最大的工業礦山的歷史事實,卻隨著新市鎮的不斷發展,漸漸地被人淡忘。

香港的礦物資源稀少,主要開採的礦物有鐵礦、鎢礦、石墨、高領土、石英等,大部分礦物蘊藏量並沒有大規模開採的經濟價值,然而馬鞍山磁鐵礦卻是一個例外,礦產資源在20年代已被發現和開採,至戰後開始有長足的發展。據當年日本派駐馬鞍山鐵礦場的工程師小林隆之先生表示,戰後的日本對鋼鐵的需求量很大,對於當時的日本而言,馬鞍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採礦源。1950年代,馬鞍山鐵礦場在引入日本採礦機械、技術及鐵道系統後,成就了大規模工業化採礦的繁榮景象,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作出貢獻。至1976年礦場結束,它隨即進入歷史,徒留荒廢礦場。

為記錄這段歷史、維護香港鐵礦業的相關文物、史料及器具等,沙田區議會在2001年起,開始對馬鞍山鐵礦場進行資料搜集和研究,在廢礦場內收集了很多文物,部分交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另外亦先後出版了《礦業興衰》(2002)及《鞍山歲月》(2003)兩本書刊。時日如飛,為書刊提供寶貴口述資料及文物的礦場經營者及技術員,包括余榮業先生、潘瑞禧先生及小林隆之先生,已相繼辭世。謹借此一角,向幾位先驅致敬。

昔日的礦洞心臟位置110ML及240ML坑道口仍保持完整的外貌,以及隨著礦業發展而建立的天主堂、聖若瑟小學校及信義會恩光堂,都是極具歷史意義及建築特色的文化遺產。環顧周邊地區,鐵礦場以外,尚有不少具觀賞及教育價值的自然資源,是馬鞍山的另一特色面貌。自然資源包括︰馬鞍山礦區的矽卡岩形成了香港最為複雜多變的礦物組合,享有「香港岩石礦物天然博物館」的美譽;馬鞍山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原產地,曾出土大量古生代多門類古生物化石;古籍中記載,馬鞍山有「三寶」(礦石、杜鵑及黃麖);橫跨馬鞍山、牛押山和吊手岩等地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等。

在接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馬鞍山鐵礦工業雖然已失去了昔日的風采,但散落礦場內的遺址與事物,仍充滿著歲月的回憶。以上種種,獨立成章,互相呼應,構成了一個具發展潛力的畫面,可發展成一個適合親子同樂、戶外教學的礦業、歷史、生態公園。本年度,沙田區議會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著手研究改造當年的礦場,以及發展周邊的自然風物,進一步規劃為「香港礦山公園」,公開讓大眾參觀。經歷歲月的磨洗,遺址在缺乏保護下逐漸變得殘破,最終將會只剩頹垣敗瓦。對馬鞍山礦場遺址的保育工作實在是刻不容緩,為此,我們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將馬鞍山礦場遺址進行歷史建築評級、保育、規劃及發展,以保護這片珍貴的人文景觀。

 


沙田區議會

文化、體育及社區發展委員會

地質公園工作小組召集人 

楊祥利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計劃
前期資料
計劃概念總綱
總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