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展
明清時期
1898年英人租佔新界
1930至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50年代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年代發展

新的經濟動力直接帶動對沙田經濟轉營

50 年代初,香港的人口暴增至 180 萬,當中有不少難民流入沙田。來自大陸的移民人口,不但是新的勞動力量,亦帶來新的流動資金,新的經濟動力和勞動力量,使沙田的經濟有較大的改變,並直接推動對沙田經濟轉營。

 

其時,位於馬鞍山的礦場亦因大量難民湧入,得到密集的勞力資源,造就採礦業的興起,高峰期有多達五千人聚居山上,令該處形成一個獨特的小社區。

 

馬鞍山礦場110ML洞口
馬鞍山礦洞內的辦公室/飯堂

政府開始把沙田列入新開拓範圍,填海是沙田發展成新市鎮的基礎。

 

1954 年,政府成立專案小組評估沙田的發展潛力,建議將建立成衛星城市,並構思進行填海工程。填海之目的是要增加土地,但在應付颱風暴雨或潮漲可能造成泛濫、保留郊遊區特色、填海方法和物料方面,作了多番評估與修訂方案。

 

然而,沙田第一項填海工程並非由官方推行,而是受外來客觀經濟因素刺激下產生。 1950 年,香港人劉瑞從美國留學返港,察覺到香港經濟處於起飛變動狀態,亦預料沙田的工商業將於短期內有新發展,遂利用由他父親擁有的沙田火車站旁一幅十五萬平方呎鹹水田,填平改建為 沙田墟市 ,供沙田工商業戶購買或租用。 1956 年沙田墟市正式建成,是一個頗為現代化的墟市,大大提升沙田的商貿氣氛。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