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古道

首頁 > 沙田今昔 > 旅遊考察 > 沙田古道

古道,通常是指英國人佔領新界前,村民所用的大路,歷史悠久。沙田早期對外交通可分為水路和陸路。交通途徑的出現,大概有三個目的,包括前往墟市、外出進行小買賣和付運貨物。


水路方面

昔日瀝源東臨吐露港,水上交通十分發達,烏溪沙、大水坑、水瀝源、插桅桿、多石一帶,以前盡是淺灘並設有渡頭,居民可乘舟楫外出,近者可至大步(大埔)墟市,遠者可從吐露港出發出南中國海,北上至中國,南下至南洋一帶。由於瀝源本身沒有墟集,村民多循水路外出,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或出售農副產品,滿足生活所需。 


陸路方面

昔日沙田的陸上交通可謂四通八達,網絡比較複雜,主要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所以沙田可謂九龍與新界的交匯點,但由於陸路主要是連接村與村之間的途徑發展而來,一般較狹少,所以較大運輸量的貨運則以水路為主。在陸路當中,以獅紅古道最為有名,它是清代運輸香木的必經之路。


東路:通往西貢

  • 從小瀝源、插桅桿出發,經黃泥頭、花心坑、梅子林、石壟仔、茅萍至西貢,路程約三小時。
  • 昔日從西貢往小瀝源的人,較沙田往西頁的人為多,主要是前來出售魚穫。


南路:通往黃大仙及竹園

  • 從插桅桿桅桿、多石發經沙田圍攀過九龍坳、蒲崗村,再行至黃大仙及竹園;或大圍、田心村出發經獅紅古道,攀獅子山至樂富。昔日小瀝源約的觀音山、茂草岩、老鼠田村民,多從此路出九龍售賣柴薪、稻草和蕃薯,每天破曉時分,村民即背著貨物出發。

 

西路:通往荃灣

  • 沿城門水塘出發,行經城門水塘坳,再由支路通往荃灣,路程約四至五小時。

 

北路:通往大埔墟或新界以北地區

  • 從赤泥坪、九肚、馬料、山尾、拔子窩、凹背灣沿山路北行,經碗窰、半涌至大埔舊墟。


獅紅古道

  • 在獅子山東西兩面,各有一條古老石徑,西面的一條由九龍橫頭磡蜿蜒直上獅子山坳,然後通往沙田;另一條石徑貫通沙田坳道,連接九龍慈雲山與沙田作壆坑。清朝時這兩條石徑是沙田與九龍之間的主要通道。
  • 昔日,瀝源村民將香木經紅梅谷登山過望夫石腳,越獅子頭,逶迤而下黃大仙,這條路是當時運香木的古道,再運到尖沙頭的香埗頭,再往到香港村,以船轉運至廣州,最後抵達江浙蘇松等地發售。

銳變

七十年代初,政府致力發展沙田成為新市鎮,因而大規模進行填海,並興建隧道和公路,以配合整個沙田的發展,現代交通網絡的建立,沙田水陸古道的面貌已完全改變。沙田海上交通的重要性,隨著二十世紀初九廣鐵路的興建,而漸漸為陸路交通所取代,昔日海上貿易頻繁的區域,即烏溪沙、大水坑、水瀝源、插桅桿、多石一帶,在大量填海工程後,變為沙田的市中心區,有規劃地蓋上不同的社區建設如社區中心、警察局、街市、郵政局、大會堂等等、住宅等等。

 

昔日靠近海邊渡頭的生活片段和經濟活動,已不復見。1899 年,港府動工闢建大埔道,全長二十五英里,共分三段, 1902 年完成。大埔道建成後,即成為貫通新界與九龍的主要通道,若乘中式馬車,從深圳至九龍尖沙咀只需三小時。昔日崎嶇的山徑,就成為了村與村之間的聯繫管道,發揮內部聯繫的作用。 


意義

道路的分佈能反映沙田的村際關係、鄉村組織的形態和村民的經濟活動範圍,道路網絡將村民的生活圈規範起來,在相連道路上,村民的生活習慣和經濟生產方式,也呈現出相同的特徵。


昔日瀝源的鄉約與主要陸路的分佈情況,呈現相輔相成的狀況。東、南、西、北四條道路把瀝源大體地分成四個區域,東路主要經過「小瀝源約」;南路主要在「大圍約」及「田心約」;北路則主要經過「火炭約」。但究竟先有鄉約才有道路,還是先有道路才有鄉約,那就不得而知了。

古蹟之旅
沙田古道
郊野公園
遠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