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馬鞍山開礦事業

香港並非一個礦藏量豐富的地區,但在四十至六十年代礦業昌盛時,港九新界卻有不少礦場。其中位於沙田馬鞍山的鐵礦場,無論在產量及規模方面,都是當時諸礦場之冠。馬鞍山礦場在全盛期時,有礦工過千人,每天出產鐵砂達八百多噸,佔當時全港礦業總投資的一半。甚至有人認為,馬鞍山鐵礦是香港唯一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場,是本港重要礦物的產地。

馬鞍山鐵礦來源
關於馬鞍山鐵礦的來源,據傳說,遠在一千五百萬年前,香港本是汪洋一片,後來隨著地殼的變動,才逐漸冒出了大帽山及馬鞍山等山脈。直至約四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拉羅米火山發生大變動,世界地殼再起變化,香港的地質也因地心岩槳上湧而有變。然而馬鞍山的岩漿未有噴出,後來它和潮水噴出的岩漿接觸後,使礦物質夾在兩個不同年代的地層中間,產生了化學作用,並逐漸凝固。馬鞍山的豐富礦藏,便是這兩次「大時代轉變」的產物。

馬鞍山的礦物

馬鞍山礦場位於吐露港旁的半島上,礦可多集中蘊藏在山的西面約一千三百米,離地約七百米高,在海拔二百五十米以上。馬鞍山礦場盛產多種礦石,大致如下:

1. 鐵礦類

馬鞍山的鐵礦石,除了磁鐵礦外、還有磁黃鐵礦、針鐵礦、鈣鐵榴石及黃鐵礦。礦場所生產出來的鐵砂,平均含鐵約百分之三十二;在高峰期時,更可年產高達十七萬噸含鐵百份之五十六的精鐵砂。

1.1 磁鐵礦

馬鞍山礦場裡的磁鐵礦由粒度小於一毫米的細粒塊體所組成的。這些細粒塊體主要是一些呈八面塊體狀的礦物,它們混雜在組成夕卡岩的硅酸鹽類礦物中,並呈團族狀散布於大理岩石之中。一般來說,磁鐵曠通常為八面晶體,但亦有呈粒狀塊體的形狀。其顏色及條痕均為黑色,硬度約在五點五至六點五之間,比重為五點二,屬不透明性質,磁性甚強,為十分重要的鐵礦石之一。

1.2 磁黃鐵礦

磁黃鐵礦有著不同的形態,有的是不規則的大顆粒,有的是細小的緻密塊狀;然而呈六方板狀晶體的則極其稀少。它們與黃銅礦、黃鐵礦同產於馬鞍山鐵礦上夕卡岩帶的石英脈中。顏色多為古銅黃色,但亦有暈彩狀褐色的。條痕灰黑色,硬度為三點五至四點五,比重是四點五八至四點六五。表面呈金屬光澤,不透明,是具中等磁性的礦石。

1.3 針鐵礦

針鐵礦,包括褐鐵礦,是一種經風化過程後的含鐵礦物,屬次生產物,遍於香港。在馬鞍山鐵礦裡,針鐵礦產於夕卡岩石帶的裂縫中,它們呈葡萄狀及鐘乳狀,具有黑色釉狀光澤和放射緻維狀的構造。

除了葡萄狀及鐘乳狀外,針鐵礦亦有呈土狀、緻密狀、柱狀、鱗片狀或纖維狀晶體的形態。顏色為暗褐色到黃褐色,條痕則為褐黃色至黃色。硬度約在五至五點五之間,比重是四點二八。針鐵礦的表面呈半金屬光澤或無光澤,帶纖維狀者則為絹絲光澤。至於褐鐵礦,則是黃褐色至褐色的含水氧化物,它的成分並不固定,但大體上與針鐵礦十分相近,而且一般均含有針鐵礦的成分在內。

1.4 鈣鐵榴石

鈣鐵榴石是石榴石族的其中一種礦物,其晶體為菱形十二面體及四角三八面體,即由二十四個相像的不規則四邊形所組成,外形呈粒狀塊體。鈣鐵榴石的顏色變化頗大,可為黑色、紅色、褐色、黃色及綠色等,條痕則為白色。硬度為六至七,比重是三點八六,大小為二至五毫米。表面呈玻璃光澤或松脂光澤、半透明或透明。鈣鐵榴石是馬鞍山夕卡岩及鐵礦的一種普通礦物,它們通常為細粒狀,散布於岩石中,與透閃石、陽起石、透輝石、黑雲母、螢石及磁鐵礦等礦石緊密伴生。

1.5 黃鐵礦

黃鐵礦是一種廣泛分布在香港的金屬礦物,它有五種產狀類型,馬鞍山礦場中的是其中一種類型。黃鐵礦是由夕卡岩中脈壁的細粒黃鐵礦晶體所組成,它與方解石、螢石及石英伴生。其晶體為立方體,呈五角十二面體或八面體,亦常為塊狀、粒狀或緻密狀。顏色有淺黃及銅黃兩種,但也有呈彩蛀狀暈彩,條痕則主要為綠黑色。硬度在六至六點五之間,比重為五。表面的金屬光澤頗為光亮,然而卻不甚透明。

2. 次要礦類

2.1 石英

石英是所有礦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在香港的分布非常廣泛。馬鞍山礦場自 1957 年開始生產石英,平均每年產量可達二千五百至四千噸。石英的晶體通常為六邊形柱狀,柱體之一端或兩端為兩組發育程度不同的菱面體所封閉。柱面常會呈現水平狀橫紋,亦偶為不規則塊狀或粒狀。其硬度為七,比重是二點六五。表面呈玻璃光澤,條痕為白色,外表顏色則為無色、白色或其他各種顏色。

2.2 石墨

石墨的顏色及條痕均為黑色。其硬度為一至八,比重則在二點一九至二點二三之間。其表面或呈半金屬光澤或為沒有光澤,不透明而有滑感。石墨常見於變質岩中,其晶體為六方形板狀,亦偶有葉片狀塊體、小鱗片狀及土狀塊體等。石墨主要用於鑄模、製造合金的坩堝、鉛筆以至用於電極、潤滑劑等。馬鞍山礦場在 1954 至 1961 年期間曾出產石墨,平均每年產量約一千五百至三千噸。

2.3 黑鎢礦

黑鎢礦的晶體常呈現扁平垣柱狀或長柱狀,具有縱紋。它的晶體常相互平行,亦有呈粒狀塊體。其顏色為褐、黑色以至鐵黑色,條痕則為帶紅褐色以至褐黑色。黑鎢礦的硬度約為四至四點五,比重則為七點一至七點五,視乎其成分中鐵的含量多寡而有所增加,表面帶半金屬光澤。

3. 其他礦類

3.1 黃銅礦

黃銅礦為最重要的銅礦物之一。它的晶體為類似四面體的楔狀晶體,一般為緻密塊狀,顏色為黃銅色,亦常為暗淡的褐色;或呈現暈彩狀,條痕則為帶綠的黑色。黃銅礦的硬度約在三點五至四之間,比重屬四點三。表面有金屬光澤,不透明。在馬鞍山鐵礦中所出產的黃銅礦多呈現不規則狀體,它與磁黃鐵礦、黃鐵礦並存於夕卡岩帶的石英脈之中。

3.2 透輝石

透輝石是馬鞍山夕卡岩帶的重要組成成分,它們是淺綠色至灰綠色的結晶集合體。透輝石的晶體或呈狹長而不完整的柱狀,其長約三至四公分左右、或呈短柱狀,其橫斷面呈四方形、或呈圓柱狀體、或呈粒狀體。較常見的為暗綠色的細粒晶體。一般伴隨透輝石產生的礦物還有陽起石、透閃石、石榴石、綠簾石、粒硅鎂石、螢石及磁鐵礦等。透輝可有屬於不含鐵的變種,多為白色,條痕帶白色至灰色。硬度為五至六,比重在三點二至三點六之間。表面有玻璃光澤,故可呈現半透明以至透明的形態。

3.3 薔薇輝石

薔薇輝石通常為塊狀、粒狀或緻密狀。它們的顏色為粉紅至玫瑰紅色。若暴露於空氣中為錳所氧化,則可被染成黑色,然而條痕則為白色。其硬度在五點五至選六點五之間,比重為三點五至三點七。表面呈玻璃光澤,呈透明至半透明狀態。在馬鞍山鐵礦內的夕卡岩中偶然可見薔薇輝石,它們多為不規則的緻密塊狀,並與透閃石、陽起石相伴生。若在顯微鏡下,則可察見其實為密集的細小柱狀結晶集合體。

3.4 透閃石

透閃石與陽起石緊密共生,並大量出現於馬鞍山鐵礦的夕卡岩中。它們屬於掃帚狀的米色纖維狀晶體,最長的可達五毫米,呈條帶狀或透鏡狀。而最常見的為緻密的細粒塊狀體,散布於夕卡岩及鐵礦之中。伴生的礦物除陽起石外,還有磁鐵礦、石榴石、綠泥石、雲母及螢石等。常見的透閃石為長柱狀或纖維狀集合體。顏色多為白色,但隨著含鐵量的增加可變為綠色。硬度為五至六,比重由二點九八至三點四六之間,隨著鐵的含量多寡而增加。表面呈現玻璃光澤以至絹絲光澤,泛透明以至半透明。透閃石質堅?,故呈細粒緻密塊狀的透閃石或陽起石均被稱為軟玉。而屬纖維狀的透閃石或陽起石,則被稱為石棉。

3.5 螢石

香港的螢石有多種產狀和類型,在馬鞍山的鐵礦內,螢石大量藏於夕卡岩帶之中。這些細粒、無色及呈不規則狀的螢石,與方解石、石英、蛇紋石、黃鐵礦等充填於夕卡岩中的脈體及晶洞內。螢石的晶體通常為立方體或八面體,但亦有為粗粒、細粒或緻密塊狀的。顏色多為紫色、綠色、藍色、黃色或無色,亦偶有白色、灰色或帶紅的顏色。顏色的分布常呈帶狀及斑塊狀,條痕則為白色。硬度為四,比重屬三點一八。表面呈玻璃光澤,透明以至半透明。若在紫外光照射下,則會顯現螢光現象。

3.6 黑硬綠泥石

黑硬綠泥石的石質較為脆弱,易裂,但表面呈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其晶體與雲母相似,皆為葉片狀,顏色為金褐色、深紅褐色或黑色,條痕則為白色。硬度為三至四,比重二點五九至二點九六。黑硬綠泥石是一種相當稀有的礦物,在馬鞍山鐵礦的夕卡岩帶中,偶然可見,多與陽起石、透輝石、螢石及磁鐵礦伴生。

3.7 蛇紋石

蛇紋石通常呈現緻密塊狀或平行的纖維狀,顏色多以各種綠色為主,但亦有白色、黃色、褐色及灰色等顏色,條痕則為白色。硬度二點五至三點五,比重為二點五至二點六。塊狀蛇紋石的表面呈現蠟狀光澤,而纖維狀蛇紋石則現絹絲光澤及半透明狀。纖維狀蛇紋石是工、商用石棉的主要來源,稱為溫石棉。

3.8 方解石

方解石通常為各種結晶習性的晶體,除通常為菱面體及偏三角面體外,亦有塊狀、粒狀、鐘乳狀集合體、細小而圓的顆粒(鮞狀或豆狀)等形態。顏色多為白色或無色,但可略帶各種色彩,條痕仍為白色。硬度屬三,比重二點七一,主要見於馬鞍山鐵礦內。並與螢石、石英、黃鐵礦或蛇紋石相伴生,表面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

3.9 粒珪鎂石

粒珪鎂石常為粒狀槐體或圓粒狀般的形態。顏色為黃色或褐色,條痕為白色。硬度在六至六點五之間,比重為三點一至三點二。表面呈現玻璃或松脂光澤,透明以至半透明。粒硅鎂石乃是馬鞍山磁鐵礦礦石中一種相當普遍的脈石礦物。

3.10 坡縷石

坡縷石為相當稀有的礦物,但於馬鞍山礦場坑道內的夕卡岩帶中則可採得這種礦物。該礦物多為褐黃色纖維狀塊體。表面可從無光澤至輕微的絹絲光澤,看來像干枯的木塊。石質軟而可切,堅勒可彎曲,非常輕,顏色常呈白色、灰白色或帶黃的顏色,痕則為白色。比重通常為一點四七,但亦可達二點二九至二點三六。硬度較軟,只有二至二點五。這種礦物曾被鑑定為鐵石棉。

3.11 符山石

符山石的形態多為柱狀或具有縱紋的圓柱狀晶體,但有時也會是粒狀或緻密狀塊體。顏色為褐色、綠色、黃色,條痕為白色。硬度在六至七之間,比重八點三至三點五。符山石的表面可呈現玻璃光澤以至松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可在馬鞍山礦場的夕卡岩帶中找到多與石榴石、陽起石、綠簾石、螢石及磁鐵礦等伴生。

由以上得知,馬鞍山礦場所產生的礦物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產量豐富,以磁鐵礦為主,是香港一個非常珍貴的天然資源。

馬鞍山的礦業盛衰史

今日的馬鞍山礦場,早已變成了一片廢墟。但在全盛時期( 50~60 年代),礦場每年的生產量約為十五萬噸含鐵百分之五十六的精礦。當時全港礦業的總投資達八百萬港元,而馬鞍山礦場已獨佔當中百分之五十,即四百萬港元。可說是當時採礦業的先鋒。

作為曾是香港最具規模的礦場,馬鞍山礦業經歷了七十年的悠久歲月,現在就讓我們回顧一下它當中的盛衰和演變。

1. 1900-1930孕育期
很多人也以為馬鞍山礦業是始於四、五十年代,其實,馬鞍山礦坑最早可追溯到 1905 年。當時,曾有澳洲工程師在馬鞍山探測礦藏,當時的探測工作,包括掘溝、挖洞、開泥皮等,後來則改用攪動和手提鑽石探礦器來協助探測。這位澳洲工程師於 1908 年發表研究報告,初步指出馬鞍山的鐵礦藏量為五百萬噸。

至 1906 年,一間名為 The Hong Kong Iron Mining Company 的採礦公司,正式向政府申請開採牌照(此時期的牌照需要半年續牌一次),這可說是馬鞍山礦業發展的第一步。

2. 1940-1948奠基期

1931 年時,馬鞍山礦業起了重要的變化。是年 4 月 1 日,香港政府發出了一張以五十年為期的採礦權執照。這張採礦執照,最先落在一名劉金的商人手上,可是他個人力量有限,面對這偌大的礦場,無法籌辦。結果幾經轉折,這張寶貴的採礦執照轉賣到華興礦務有限公司( The New Territories Iron Mining Company )手上。

華興礦務有限公司在 1932 年 2 月開始營業,最初投資了五十萬元,購置了運輸車,鋪設了從礦場到山腳,長達兩英里長的車路,並興建碼頭、貨倉等。華興礦務有限公司還計劃從礦場架設空中運纜,直達碼頭,以減輕運費。

當時,還有一名前任漢陽鋼鐵廠著名技師郭炳森,組織了一家中華鋼鐵製造公司,投資了五百萬元,每月由華興礦務有限公司處購買礦石一萬噸,以生產優質鋼鐵。

當年香港的政局並不穩定,先後有海員大罷工及省港大罷工,全港很多行業人士也加入罷工行列,但馬鞍山上的礦工並沒有響應這之活動,使這行業能有別於其他的工業,得以繼續發展。再加上華興礦務有限公司得到中華鋼鐵製造公司的支持,業務蒸蒸日上,故此這個時期亦可說是馬鞍山礦業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可惜華興後來不知因何故而易手,初具規模的礦場亦遭廢棄。

3. 1930-1940第一個生產高峰期

繼華興礦務有限公司後,馬鞍山礦場自 1940 年起,由一間名為 South China Smelters Ltd. 的公司管理。這間公司在海旁興建了一座火爐,用以提煉綱鐵。可惜好景不常, 1942 年香港淪陷,日軍視礦業為重要的軍事資源,於是即時將馬鞍山礦場接管,並大肆擴充,當時在礦場內工作的礦工,多達一千五百人,規模更勝從前,這亦為日後二十年當地礦業的起飛奠立重要的基礎。

4. 1949-1953外資與本地人力結合時期

1949 年國共內戰結束,國民黨退出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很多大商家紛紛逃離大陸,南來香港。那些商家和本土大量的勞動力結合,使香港的經濟開始蓬勃,重工業更進入黃金時代。

與此同時,馬鞍山礦業亦得到突破性發展。 1949 年起,大公洋行 (Mutual Trust Company) 接管馬鞍山鐵礦,此乃由華人經營之洋行。當時大公洋行與日本簽了一份生產合約,承諾每年提供十五萬噸鐵砂,這份合約無疑為馬鞍山礦業提供了生存的保證。

然而,大公洋行自接管馬鞍山礦業開始,即長期處於入不敷支的困境。這主要是由於生產技術落後,導致鐵砂的質量偏低,四年內產有多達二十萬噸低質鐵砂。 1950 至 1953 年期間,礦業收入只得港幣三十多萬元,而支出則為一百五十多萬元,而當時礦場共有礦工達二千人,虧損幾乎達一百二十萬元。若再加上開業成本的一百一十六多萬元,開業五年虧損更高達二百三十五萬元。 ( 詳見下表 ) 這個數目在當時來說是相當驚人的。

1949 至 1953 年期間馬鞍山礦工收支簡表

年份

收入

支出

1949

$ 1 , 161 , 619.99

1950

$ 48 , 597.41

$ 1 , 504 , 218.51

(四年合計)

1951

$ 69 , 596.33

1952

$ 192 , 115.00

(兩年合計)

1953

5. 1953-1969第二個生產高峰期

由於面對嚴重的虧損,大公洋行於 1953 年引入日本鐵礦業株式會社( The Nittetsu Mining Company of Japan )的資金,合作經營。此舉可以說是馬鞍山礦業發展史上的轉捩點。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已於馬鞍山礦場進行開採。日軍投降後,日本人撤出香港的同時,亦順道把馬鞍山的地圖及多年以來的礦藏報告一併帶走。大公洋行與日本鐵礦業株式會社的合作,正好把這批資料「原壁歸趙」,這對於進一步開發馬鞍山的礦藏有相當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日本擁有當時最先進的開採技術。在 1953 年以前,香港的礦場仍舊採用傳統的露天開採方式,效率及開採量並不高。 1954 年 3 月,日本運來一台價值美金五十萬元的開採機,從此馬鞍山礦場的開採工作便開始轉為地下開採模式了,直至 1957 年,所有礦坑也全改為地下開採了。

當時為了採用地下開採的工作模式,大公洋行先後在礦場上開鑿了很多礦洞和坑道。這些作為主要出入通道的坑道,高、闊均達二點七米,其餘的分支亦有二米的高度及闊度。另外,每條坑道深度大約有二百至三百米,以方便進行開採工作。由於山內的礦坑是四通八達的緣故,形成山中有大量空洞,這也是造成日後山泥傾瀉的主要原因。

當時的礦坑有很多礦洞,洞內有很多分岔路,用柱撐著,以防有石塊墜下。馬鞍山礦場內究竟有多少個礦坑,現在已難以考證。而礦場已在 1976 年封閉了。

除了開採技術之外,日本的資金亦對馬鞍山礦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正如上面提到價值美金五十萬元的開採機,已非大公洋行獨力能夠支付。自從得到日本方面的資金後,從 1954 年開始,礦場的規模及設備不斷擴充,如在礦洞內增設六套石鑽,六套腳鑽、五部伸縮式鑿岩機、兩套由日本生產的裝卸設備及長達二百四十米的輸氣軟管等。至於在運輸方面,大公洋行亦添置了一組可載八噸重礦物的電機車及舖設三千米長的礦洞用手搖車路軌。除此之外,礦場附近的設施也得到擴充與發展。例如大公洋行在礦場附近加建了一組水泵,並在發電站內加置五組全新的變壓器,使礦場附近一帶的電力供應更為穩定。在基礎建設方面,大公洋行也增建了長達六十米的天橋和若干房屋以方便在礦場工作的礦工及其家屬。這些設施均使馬鞍山礦場的規模更加壯大。

雖然如此,馬鞍山礦業於 1954-55 年間仍處於險峻時期,虧損仍然持續。到了 1955 年時,更發生了大規模解僱事件。

解僱事件可追溯到 1954 年 10 月,當時由於資金問題,礦場無法支付礦工的薪酬。直到翌年 1 月,資方仍未能支付任何薪金。由於年近歲晚,礦工需要金錢渡過年關,於是在 1955 年 1 月 6 日,數名員工代表與資方談判,但資方卻處之不理,並於 16 日解僱二百多名礦工。到了 4 月,資方又再解僱多一百七十多人。最後經政府從中斡旋,事情才得到完滿的解決。

從 1956 年開始,馬鞍山礦場的業務開始漸上軌道,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得到來自日本的資金及技術幫助;另一方面則是到了五十年代末期,中國內地的經濟不景,大量人民因為生活艱苦,毅然南下香港尋找出路,使香港的人口激增。這些新移民人口多屬於勞動階層,對於需要大量勞力的香港採礦業,自然給了莫大的助力。

事實上,曾於馬鞍山礦場工作的礦工籍貫,大多來自安徽、河南、湖北、山東、廣東及廣西等省分的大陸農村,較早一批礦工是由於國共內戰後政局動盪而逃亡來港,他們多軍人;而另外較年青的一批則是於五十年代末期南來,大多年青力壯,讀書較少,故此要依靠勞力來求溫飽,當礦工可以說是其中一條主要的出路。

在技術、設備及勞動力的配合下,到了 1959 年,馬鞍山礦場開採出來的鐵砂含鐵量,已由原來的百分之三十二提升到百分之五十六,每日平均生產量也高達七百萬噸,年產長期保持於十二萬噸。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香港礦業的黃金時代,亦是馬鞍山礦業發展的高峰期。

當時全港礦業的總投資達八百萬港元,而由大公洋行與日本鐵礦業株式會社合資的馬鞍山礦場,投資值便已高達四百萬港元,全盛時僱用的礦工人數達六、七千人,可謂是盛極一時。

到了七十年代,很多商家都轉而投資製衣、塑膠等輕工業,重工業因而開始式微。馬鞍山礦業亦開始步入衰落期,主要原因是最大的賣家──日本方面的採購公司認為馬鞍山的鐵礦質素開始差劣,運輸費又高昂,比不上中國大陸的礦產質優及便宜。再加上五十年的開採合約又快到期,所以雖然馬鞍山的鐵礦尚未採盡,採礦公司便於 1976 年正式停產。歷時七十年的馬鞍山礦業,至此亦劃上了句號。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貿易統計彙編 (1947-1987) 》

馬鞍山礦業的運作

馬鞍山礦場在全盛期時,曾有多達六千人一起工作,當時的鐵礦洞由監工管理,而且所有監工均向礦務主任報告。一般來說,每個礦洞會有一個監工負責,由監工帶領他一批批礦工工作。有時公司還會委派領班來記錄他們採礦的數量。而礦工根據他們採礦的噸數而獲酬,由監工分派工錢予礦工。

監工與礦工的最大分別是監工大多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懂得寫字;相反,大部分礦工都不懂寫字;監工不用做粗重工作,他們的工作是帶領一班礦工開採礦物,並負責觀察礦洞內的情況是否穩定、安全,還負責支錢購買生產工具,故此他們可說是礦工及公司間唯一的溝通橋樑。

另外,礦工群中亦分為判頭及一般礦工兩種,一個判頭約有十多名礦工。他們是以工作隊作為單位,一個工作隊可以多達四十人。

採礦工作的情況

馬鞍山礦場的採礦工作有一定的程序,首先是「開明山」,即用挖土機將山表層的泥掘走,再用炸藥把巨石炸開。當然,在引爆前,礦工會先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巨石被炸開後,礦工便用打風機放「風炮」,把爆破後的大石打碎;至於一些較細小的石頭,則以人手用鐵筆、大鐵槌等工具打成碎石。此後,碎石會被兩名工人利用推斗(俗稱鐵牛),由鐵路推出礦洞外。在礦場營運的早期階段,碎石會被直接運到日本處理;到了後期,開礦公司會先把礦石分類,將含鐵之礦石推往攪礦機提煉成鐵粉,完成後便會由運輸帶運往山下,再送往碼頭,由日本方面派來的船隻運走。當時日本方面的船隻大約一星期來馬鞍山碼頭一至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