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蘇凌峰先生與莊文清小姐為香港賽馬會捐贈的交通車揭幕
2000年,張渤老師代表村民致送紀念品多謝沙田東─分區委員會的協助

早於五、六十年代,馬鞍山是一個礦場,數以千計的礦工和其家人在該處聚居成村。 1976年,採礦公司大公洋行撤出後,那裡仍散居著一群年華老去的礦工,他們要與外界接觸,就只得依靠由張渤老師從礦場取回來的運輸車──一部經改裝後,可容納三、四十人的「交通車」。

在村民心目中,這輛其貌不揚的「舊車」是一條連繫山頂與市區的「生命線」,因為,它得來不易﹗

不易到達的地方

「以前這裡沒有什麼交通設施,村裡也沒有電話,有一次一位村民病了,他 (張勃)揹著病人走了好幾里路求診。」(沙田星報: 5.11.1985)。

每次上山下山,村民都必須付以相當的體力和時間。即使願意花上兩倍、三倍的錢叫出租車,卻總會換來「拒載」收場,因為馬鞍山沒有正式的「馬路」,而主要通往山上的通道,並不屬正式可供汽車行駛的道路,加上早期供礦車用的減速壆一般較高,很容易就會把車底的「死氣喉」拖垮,所以司機也不願冒險。

一點惠澤

馬鞍山的通道崎嶇不平,且散佈著泥濘和碎石,徒步或駕車都同樣顛簸難行。有見村民只能依靠一部超齡而又殘破的貨車上落凹凸不平且陡斜的山路,,香港賽馬會於 1979年首次向馬鞍山村民捐贈一輛由貨車改裝而成的交通車,為他們提供服務。隨著該車折舊破損,1985年,天主堂的修女們募集平日的積蓄,購置了一輛貨車,將其改裝成交通車為村民服務。

70年代,新界大部分村車也是由貨車改裝而成,並且沒有向運輸署登記。但隨著時代的轉變,這輛由貨車改裝而成的交通車漸漸變得不合時宜。1989年,經運輸署、路政署,以及香港警務處研究後,認為車輛在那裡行走沒有保障,故決定停止該車行走。

其實,村民於 1987年曾向香港賽馬會申請捐贈一輛合規格巴士,但最後郤因馬鞍山村並沒有正式可供汽車行走的道路,以及村民無力承擔日後的長期營運費(如司機薪金、維修費、汽油費等等)而告吹。

通車了 !

當時村民為了延續這輛交通車的運作,於是各方奔走,但只勉強籌得 20萬元。及後在有心人的協助下,由英美煙草公司承擔重舖由馬鞍山路至山頂的一段通道。居民為了紀念「何伯」的善舉,將該段路稱為「良友路」。

同時,由香港賽馬會捐出 46萬元購置車輛、聖方濟堂捐出5萬元作行走經費,而中國街市物業發展管理則承擔新車的維修費及汽油費,並由政府撥款維修爛橋。

終於,在 1990年3月,一輛合規格的35座中型巴士,在一眾村民和嘉賓面前通車了!這由政府、香港賽馬會及私人機構合作下出現的巴士,正式成為村民上落馬鞍山的好伙伴。

及至 1998年,這輛交通車隨著車齡的遞增而變得殘舊,維修費亦相對提升。有見及此,在沙田東一分區委員會及沙田民政事務處的努力下,向香港賽馬會申請捐贈車輛予馬鞍山村民,並於2000年獲贈一輛29座的小巴。

時至今日,交通車雖幾歷更替,但其服務理念從沒變改,每天準時為居民服務。雖然交通車在營運上曾多次出現拮据不堪的情況,或在擁有權上出現問題,幾乎面臨停駛,但 負責管理交通車的成員則本以有限的資源,堅持繼續營運,不讓這條生命線終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