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馬鞍山的浮世繪
多元的生活面貌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衣食住行

居住


馬鞍山早期的房屋都是居民自行搭建的(圖3.10),最普遍的方法是用鐵線、黃泥和稻稈興建牆身,屋頂以木方及木板建成,然後髹上一層厚厚的瀝青油,再鋪上瀝青黑膠布以防漏水,亦有用木板嵌成牆壁,由下而上重叠釘成,俗稱魚鱗板以減輕成本。有點經濟能力的居民,會用木板圍成牆壁,再包上一層鋅鐵皮以防止雨水滲入,而屋頂則改用石棉瓦。此外,渡頭灣的水上人亦會將漁船拖上岸作為房子定居,部份廚房更只有上蓋而無牆壁。無論如何,當年的房屋由於用材簡單,結構又不牢固,抵抗天災的能力非常薄弱。所以每逢颱風襲港,馬鞍山受到破壞的程度都十分嚴重,大風將屋頂揭開,摧毀一間間房屋,其中以1962年襲港的颱風溫黛對馬鞍山的破壞最為嚴重。

 

根據陳麗英女士所述,她就讀小學二年級前一直住在「土屋」。「土屋」的建材基本以泥土為主,木石為輔。其後,陳女士的父親把房子拆掉,重建為一間三合土房屋,兩房一廳,還有一個小閣樓,她們可以在那裏玩耍或睡覺。為了避免燻黑房子,廚房都建在屋外,洗手間也是一樣。屋外空地亦用來養雞和種植果樹,包括黃皮、大蕉和番石榴。

 

由於颱風威脅到居民安全,有教會團體便在現時恒安邨迴旋處對上的山邊興建了信義新村。信義新村中間是行人通道,左右兩邊由下而上分別有4級台階,每一級台階左右共建有4幢單層房屋,整條村便有16幢房子,早期居民需要交租,但後來就不用了。今天,信義新村猶在,四周給青蔥的樹木包圍,環境優美,然而部份房屋已破爛不堪,政府將它歸類為寮屋,居民沒有地契,只需要向政府繳納差餉,每季255元。

 

雖然昔日的居住環境不佳,但是大部份居民都能過著簡單而平淡的生活,前馬鞍山居民林廣潤先生憶述4:「我們當年居住在一間以泥和磚建成的房子,家門前有少量空地,門旁有個池塘。當時居住空間雖然並不大,但我們可以在家中養雞、在天台養白鴿、在門前空地種菜、番薯、蘿蔔和花生等,自給自足」。

 

圖3.10 居民自行搭建的房屋

 

 


交通

 

馬鞍山對外交通非常不便,初期依賴風帆或小艇往返馬鞍山及何東樓,航程約1小時。其後,居民改乘機動小艇以及「嘩啦嘩啦」小電船(圖3.11)。來往馬鞍山至何東樓的小電船共有四艘:保利、光利、恒利和耀利,它們的載客量分別是28、31、41及50多人。每艘小電船有3名員工,分別是駕駛員、水手(學徒)及售票員。每30分鐘一班船,航程約20分鐘。早上六時第一班船從馬鞍山開出,而從何東樓開出的第一班船則是早上七時三十分,最後一班船在晚上八時從馬鞍山開出,抵達何東樓便通宵停泊在碼頭。根據前保利電船公司船員郭圖先生所述:「每當天文台掛上三號風球,電船便會停航,而船隻會停泊在船灣的大小滘附近(當時尚未興建船灣淡水湖),或者大埔三門仔的避風塘」。

 

如果遇上颱風停航,外出的居民趕不及尾班船回馬鞍山,他們只能在親戚家留宿,或在馬料水與其他居民一起包木艇回馬鞍山;木艇是機動的載貨小艇,船頭有帳篷為乘客遮風檔雨,但船家未必願意冒險出海。馬鞍山前居民吳偉桓先生亦回憶道5:「最危險的是懸掛一號風球的時候,因為一號風球仍需上學,風浪大,船隻小,十分危險」。

 

圖3.11 馬鞍山的主要交通工具小電船6

 

早上由何東樓到馬鞍山大部份是學校的老師、小學生和村民,而由馬鞍山往何東樓的船則以山頂、碼頭區的中學生為主,他們都要乘船再轉車往大埔或九龍區上學,所以往何東樓的船經常爆滿。當時成人船票5毫一張,兒童則只需3毫(圖3.12及3.13)。乘客最多可免費攜帶一小扁擔貨物上船。

 

渡輪早期從馬鞍山駛往何東樓,居民再轉巴士往市區。後期的渡輪服務改為自馬鞍山碼頭往馬料水碼頭(圖3.14),而居民則要趕在馬料水站(今大學站)搭每小時一班的火車出九龍。有時候,由於時間緊迫來不及買票便要跳上火車。如果趕不及乘火車,便要走路到大埔道崇基學院前乘坐巴士。如果遇上火車誤點,趕不上晚上七至八時的尾班船回馬鞍山,居民便會在馬料水一起包船回家。

 

圖3.12 成人船票       圖3.13 兒童船票(12歲以下)

 

圖3.14 馬料水碼頭

 

至於馬鞍山當時的區內交通,除了沒有正式的行車道路外,政府也沒有為馬鞍山提供任何公共交通服務,令居民的日常生活十分不便。礦場營運期間,居民可順道乘坐大公洋行接送礦工上下班的交通車。礦場結束後,幸得張渤老師從礦場取回交通車繼續為大家服務 (圖3.15)。直至1979年,香港賽馬會為馬鞍山村民捐贈了一輛由貨車改裝的交通車,但此車使用至1985年已殘破不堪,於是天主教會於同年為村民購置了另外一輛由貨車改裝的交通車 (圖3.16)。

 

1990年,馬鞍山終於迎來了第一輛合規格的巴士 (圖3.17)。這輛得來不易的巴士可謂是八方支援下的產物:香港賽馬會提供約33萬元的購車費,方濟會捐出5萬元的營運費,中國街市物業管理則承擔了維修費及油費,以及村民各方奔走籌得的20萬善款用以維持日常運作及改善道路。 此外, 香港賽馬會分別於1999年及2010年捐出各一部交通車替換。

 

除了顛簸難行的道路以外,馬鞍山眾多溪流上大多沒有可通行的橋樑。馬鞍橋附近本來有一座鐵橋橫跨溪澗之上的,但礦場結束後,該鐵橋被拆掉了。從此,村民外出時便得涉水而過,出入甚感不便,每逢大雨溪澗滿溢時,更是寸步難行。

 

因此,有村民代表到沙田政務處向林煥光先生求助,在林專員的協助下成功獲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撥款興建行人橋。但由於馬鞍山山路崎嶇,建築物料難以搬運,當年馬會主席因此請來了皇家口居喀兵團8出動軍部的直升機搬運建築材料協助搭建,該橋於1988年建成,命名為「利民橋」,橋頭至今還豎立著一幅銅片以紀念這段歷史。

 

     

圖3.15  礦場結業後,居民乘坐的交通車        圖3.16 天主堂捐贈的交通車7

 

     

圖3.17 1990年由政府、香港賽馬會及私人機構合作捐贈的交通車

 

     

1999年由香港賽馬會捐贈的交通車                2010年由香港賽馬會捐贈的交通車

 

除了顛簸難行的道路以外,馬鞍山眾多溪流上大多沒有可通行的橋樑。馬鞍橋附近本來有一座鐵橋橫跨溪澗之上,但礦場結束後,該鐵橋被拆掉了。從此,村民外出時便得涉水而過,出入甚感不便,每逢大雨溪澗滿溢時,更是寸步難行。

 

因此,有村民代表到沙田政務處向林煥光先生求助,在林專員的協助下成功獲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撥款興建行人橋。但由於馬鞍山山路崎嶇,建築物料難以搬運,當年馬會主席因此請來了皇家口居喀兵團8出動軍部的直升機搬運建築材料協助搭建,該橋於1988年建成,命名為「利民橋」,橋頭至今還豎立著一幅銅片以紀念這段歷史。

 

 

     

馬鞍山村利民橋

 

 

 


 

習俗

 

馬鞍山居民的婚宴通常設於香港、九龍以及沙田的酒樓,也有少部份人於馬鞍山的茶樓舉辦婚宴,便於邀請礦工和街坊參加。當時的賀禮大概3至4元,最多有8至10元。一席酒菜,索價約幾十元而已。

 

馬鞍山區內有一個墳場(即現今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附近),風水不錯,礦場的工人多葬於此。據昔日礦工李子輝先生憶述9:「礦場的工作環境非常危險,尤其是風炮打碎礦石的時候,飛濺的碎石漫天四射,礦工時常被打傷,有些甚至被打傷眼睛或者打斷手腳,擊中要害而死亡的也曾發生」。工人身故後,大多數由工友或者大公洋行代辦喪禮,一切從簡。

 

如果老年人在市區逝世,他們的遺體會經何東樓用木船運回馬鞍山,以便在馬鞍橋附近的墳場安葬。由於馬鞍山沒有長生店,所以棺木都要從市區運來。當時的電船公司不願做死人生意,所以有專人提供喪葬運輸服務,用長艇運送棺木及遺體到馬鞍山碼頭上岸。上岸後用泥頭車運上山,運送完畢後家眷會給司機一封紅包。


 

 

 


 

醫療

 

馬鞍山沒有醫院,以前村民生病了,便用自己配製的草藥治理。有了礦場後,大家都會到礦場的醫務室看病(圖3.18),但那裏只有一個醫生,而且設施落後,只能醫治一些小病。此外,天主教修女和神父也會幫忙,充當護士的角色,提供一些簡單的醫療諮詢服務。

 

昔日的馬鞍山沒有接生服務,六十年代以前,最近的留產所位於現時沙田排頭村附近,六十年代中以後則位於沙田大圍。如居民選擇醫院分娩便有機會在途中產子,所以馬鞍山的孕婦大多留在家中,由長輩接生。若長輩不在,便由鄰居幫忙。當遇上危急情況,才會去醫院求診。據前保利電船公司船員郭圖先生回憶:「曾經有一個中年孕婦乘船出去生小孩,中途突然作動,結果在船上生了小孩」。當年高齡產婦不多,因為分娩風險太大了。


3.18 大公洋行山頂醫務室今昔變遷

 

 

 

 


 

治安

 

馬鞍山當年的治安非常好,居民出門都不用上鎖,沒有人偷竊。由於礦場工作辛苦,有些四、五十歲的礦工染上吸毒的惡習,有時會向人討錢吸食毒品。村民見其可憐,一般不會給錢讓他買毒品,但會給他一些米,使他不會挨餓。

 

 

 


 

節慶


雖然馬鞍山生活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有些節日對大家來說是同樣重要的,諸如農曆新年以及雙十節。前礦場職工的女兒陳麗英女士回憶道:「農曆新年屬於普天同慶的日子,廣東人趕緊辦年貨,怡豐及伯記等雜貨舖都擠得水洩不通。主婦們更忙於炸油角及炸煎堆,她們會相約某天一起製造同一款賀年食品,互相幫忙,從中作樂」。客家人家裏要布置燈檯及點年光,寓意新年萬事如意,平安大吉。至於大掃除、添置新東西、剪頭髮、穿新衣、放鞭炮等習俗更少不了。大家還會用柚子葉洗澡潔淨身體來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劏豬酬神,一片喜氣洋洋。

 

每年新春期間,大公洋行與運輸承判商公利運輸公司都會先後設春茗宴請員工,筵開數十席,初期由礦場廚師自辦,後期改為本港酒樓如五月花酒樓或泰豐樓京菜館承包到會,席間邀請「廣東音樂」名家馮華先生以及名伶如徐柳仙、蔣豔紅及李燕萍等到場表演助興。此外,大公洋行亦會在大年初一至初三邀請戲班表演粵劇(圖3.19),供員工、區內居民及附近村民免費觀看。費用大部份由大公洋行支付,小量由員工捐助,著名的粵劇紅伶如白玉堂、石燕子、羅劍郎、林錦堂、梁漢威及花旦鍾麗蓉和任冰兒等都曾先後到此演出過。


市集裏的商舖在農曆新年期間都會關門休息,家人分工大掃除,又會把舊盆栽換掉,買新的大桔放在舖門和家裏。他們會預備糕點和糖果款待前來拜年的客人,十分熱鬧。

 

水上人在歲晚前幾天會把船隻整齊地泊在大埔元洲仔準備過年,通常休息至年初四才開始新一年的工作,出海捕魚。端午節的時候,他們也會放下工作,把船泊在元洲仔,然後去扒龍舟。

 

由於礦工中有大量國民黨退役軍人,所以雙十節在馬鞍山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山頂和碼頭區都會搭建排樓,到處掛滿青天白日旗,隨風飄揚(圖3.20)。據余嘉華先生回憶:「在礦場全盛時期,每年雙十節,山頂的外省籍工友便會合資,並由礦場贊助,邀請在港之京劇名伶到礦場表演。其後,因工人數目減少改為間中舉辦慶祝活動」。

 

由於教會也是馬鞍山的重要團體,所以馬鞍山居民也會慶祝西方的節日。每年平安夜,信義會與學校一同舉辦慶祝節目慶祝救主降生晚會,節目豐富,有耶穌降生聖景、詩歌及話劇表演。教會青年團契亦會上門報佳音,至天亮才結束。聖若瑟小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亦會自備糖果和餅乾一同在教會分享,唱聖詩、報佳音,直至晚上十二時才結束。聖誕節當天更會有詩歌及話劇表演等節目。

圖3.19 新春粵劇演出,人頭湧湧10

 

雖然馬鞍山生活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有些節日對大家來說是同樣重要的,諸如農曆新年以及雙十節。前礦場職工的女兒陳麗英女士回憶道:「農曆新年屬於普天同慶的日子,廣東人趕緊辦年貨,怡豐及伯記等雜貨舖都擠得水洩不通。主婦們更忙於炸油角及炸煎堆,她們會相約某天一起製造同一款賀年食品,互相幫忙,從中作樂」。客家人家裏要布置燈檯及點年光,寓意新年萬事如意,平安大吉。至於大掃除、添置新東西、剪頭髮、穿新衣、放鞭炮等習俗更少不了。大家還會用柚子葉洗澡潔淨身體來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劏豬酬神,一片喜氣洋洋。

 

每年新春期間,大公洋行與運輸承判商公利運輸公司都會先後設春茗宴請員工,筵開數十席,初期由礦場廚師自辦,後期改為本港酒樓如五月花酒樓或泰豐樓京菜館承包到會,席間邀請「廣東音樂」名家馮華先生以及名伶如徐柳仙、蔣豔紅及李燕萍等到場表演助興。此外,大公洋行亦會在大年初一至初三邀請戲班表演粵劇(圖3.19),供員工、區內居民及附近村民免費觀看。費用大部份由大公洋行支付,小量由員工捐助,著名的粵劇紅伶如白玉堂、石燕子、羅劍郎、林錦堂、梁漢威及花旦鍾麗蓉和任冰兒等都曾先後到此演出過。


市集裏的商舖在農曆新年期間都會關門休息,家人分工大掃除,又會把舊盆栽換掉,買新的大桔放在舖門和家裏。他們會預備糕點和糖果款待前來拜年的客人,十分熱鬧。

 

水上人在歲晚前幾天會把船隻整齊地泊在大埔元洲仔準備過年,通常休息至年初四才開始新一年的工作,出海捕魚。端午節的時候,他們也會放下工作,把船泊在元洲仔,然後去扒龍舟。

 

由於礦工中有大量國民黨退役軍人,所以雙十節在馬鞍山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山頂和碼頭區都會搭建排樓,到處掛滿青天白日旗,隨風飄揚(圖3.20)。據余嘉華先生回憶:「在礦場全盛時期,每年雙十節,山頂的外省籍工友便會合資,並由礦場贊助,邀請在港之京劇名伶到礦場表演。其後,因工人數目減少改為間中舉辦慶祝活動」。

 

由於教會也是馬鞍山的重要團體,所以馬鞍山居民也會慶祝西方的節日。每年平安夜,信義會與學校一同舉辦慶祝節目慶祝救主降生晚會,節目豐富,有耶穌降生聖景、詩歌及話劇表演。教會青年團契亦會上門報佳音,至天亮才結束。聖若瑟小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亦會自備糖果和餅乾一同在教會分享,唱聖詩、報佳音,直至晚上十二時才結束。聖誕節當天更會有詩歌及話劇表演等節目。


圖3.20 慶祝雙十節

 

 

 

 

1 圖3.1-3.3、圖3.5a、圖3.8-3.10、圖3.12-3.13、圖3.15及圖3.18中舊相片由陳培佳博士提供
2 陳麗英女士訪問內容,摘自:伍世良、何漢東(2011)。雪泥鴻爪—三個馬鞍山礦工第二代的成長故事。香港:沙田區議會
3 圖3.7由袁松齡女士提供
4 林廣潤訪問內容,摘自:伍世良、何漢東(2011)。雪泥鴻爪─ 三個馬鞍山礦工第二代的成長故事。香港:沙田區議會
5 吳偉桓訪問內容,摘自:伍世良、何漢東(2011)。雪泥鴻爪─ 三個馬鞍山礦工第二代的成長故事。香港:沙田區議會
6 圖3.11至3.14由郭圖先生提供
7 圖3.16 及 圖3.17摘自《鞍山歲月》
8 香港殖民地時期的尼泊爾籍僱傭兵
9 侯勵英、區志堅(2002)。李子輝先生訪問稿。香港:沙田區議會
10 圖3.19摘自《鞍山歲月》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