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斗室
馬鞍山的分區面貌
碼頭區
半山區
山頂區

碼頭區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鞍山斗室

碼頭區是馬鞍山區內人口最密集,商業活動最繁盛的區域。在七十年代初,大約有1,120人在這裏居住1。碼頭區的布局以礦粉路為界,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區,以及紅泥塘(圖4.2)。

 

北面大部分屬大公洋行的範圍,有辦公室、康樂室、機械工程室、油站、警衛室、貨倉、球場、日本工程師宿舍、非礦工職員宿舍及飯堂等。大公洋行以北臨近紅泥塘是信義會和方濟會的範圍。臨海的是天主教聖若瑟小學校、聖方濟各小堂、修女院、幼兒園及診所。內陸的是信義小學及禮拜堂。此外,那裏還有一些由石或水泥建成的低密度平房(圖4.3)。住在那裏的,大部份是生活條件較好的居民。

 

圖4.1 馬鞍山分區概況圖(地圖版權屬香港特區政府,經地政總署准許複印,版權特許編號60/2012。)

 

圖4.2 碼頭區2 (昔日碼頭區已發展成大型屋苑,即如今恒安邨一帶)

 

圖4.3 碼頭區的民居

 

南面毗鄰碼頭的位置亦是大公洋行的範圍,有車房、貨倉、木廠及工人宿舍(圖4.4)。由於部份礦場職工帶同家眷遷入馬鞍山,不能繼續住在山頂區的工棚,所以他們需要自行建屋,於是大公洋行的南面逐漸出現了零星的寮屋。那裏地理位置佳,既方便上班,又臨近碼頭,漸漸形成一個以寮屋為主的社群。

 

碼頭區南面的居住條件並不理想。當時由於生活艱苦,大部份的寮屋都是用木板、鋅鐵皮、碎石、水泥和瀝青等物料搭建,結構簡陋,不少寮屋在地政總署的地圖上被標示為臨時建築物。寮屋建得密密麻麻,衛生環境惡劣,溝渠時常惡臭撲人。而屋頂縱橫交錯,互相重疊,容易釀成火災3。曾經住在當地的袁松齡女士一家便因該處的居住環境太惡劣而搬往紅泥塘,她憶述當年碼頭區的居住條件:「房子的牆身下半部是石矢,上半部是鋅鐵皮包木板,屋頂是木板加防水瀝青膠布,較富裕的家庭屋頂會蓋石棉瓦。那裏沒有自來水供應,我們需要從街喉取水用。屋租約20元。雖然有電力供應,但因為該處接近礦場,空氣污濁,居住環境擠逼,夜間經常擔心火警。我們住了兩至三年便搬往紅泥塘另建新屋居住」。

 

南面不僅是寮屋集中地,更有馬鞍山區內最大的市集(圖4.5)。部份礦場的員工離職後開始經營家庭式商店,令寮屋群慢慢發展成市集。市集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提供一般日用品、糧油食品及各式服務。市集內有士多、雜貨店、菜檔、豬肉檔、魚檔、食肆、麵包舖、服裝店、牙醫診所和理髮店等(圖4.6)。馬鞍山各地的居民不時會前來購買日常物品,亦會帶同農產品或漁獲在此擺賣。

圖4.4 碼頭區南面的狀況

 

圖4.6 市集內情況

 

圖4.5 碼頭區市集圖(本圖不按比例)

 

信義新村亦位於碼頭區,由信義會興建,教友可申請入住。信義新村有16幢單層的房屋,中間有行人路分隔,依山而建,環境優美(圖4.7)。早期教會象徵式收取房租,其後取消,但居民仍需向政府繳納每年24元的地租。

 

紅泥塘,又稱黃泥塘,是碼頭區以北另一個主要聚居地,發展較碼頭南北兩區遲,人口亦較少,在七十年代初大約只有400人。紅泥塘社區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碼頭南北兩區的居住條件日趨惡化,以致部份居民選擇遷往紅泥塘居住。


圖4.7 信義新村今昔變遷,如今仍有人居住

 

早期遷入紅泥塘的居民通常選擇臨海位置居住(圖4.8),其後遷入的居民只好居住在內陸。紅泥塘居民大多以務農為生4,平房都與農田為鄰,大部份屬於單層式的獨立石矢平房,只有少數較富裕的居民才有能力興建兩層高的房屋居住(圖4.9)。由於建築密度低,又遠離礦場,所以這裏的居住環境理想,第一家由碼頭區搬往紅泥塘的袁松齡女士憶述:「我們是搬入紅泥塘的第一個家庭,其後才有其他礦場員工陸續遷入。紅泥塘的環境好,空氣清新,地方寬敞,還有空地可以耕種。當時,我家興建了3間屋,一間是廳和房,一間是廁所和廚房,一間則用作養豬,後來改建為房間給家人居住」。

 

由於紅泥塘的交通始終不及碼頭區方便5,所以遷居到此的居民甚少,店舖經營者亦因距離市集甚遠而不願遷入。因此區內的經濟活動不多,只有兩間小型商店售賣日用品。此外,那裏還有一個屬於公利運輸公司老闆余榮業先生的果園6(圖4.10)。

 

圖4.8 紅泥塘海濱

 

圖4.9 紅泥塘海邊樓高兩層的民居

 

圖4.10 紅泥塘果園入口

 

 

 

1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20.

2圖4.2-4.4及圖4.16-4.13中舊相片陳培佳博士提供。

3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21.

4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30.

5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29.

6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31.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