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斗室
馬鞍山的分區面貌
碼頭區
半山區
山頂區

山頂區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鞍山斗室

山頂區和碼頭區一樣,同樣是因礦場開業而形成的社區。山頂區位於馬鞍山村和240ML礦坑出口之間,有一條溪澗將山頂區分為東北和西南兩小區(圖4.13)。該區早期居民皆為礦工,其後亦有部份從事耕種的居民遷入,七十年代的人口約為650人8

 

東北區屬於大公洋行的範圍,有辦公室、醫務室和礦工工棚(圖4.14)等,大多數是地牛石或石矢建築。西南區有民居、學校、教堂、修女院等,早期的居民大多為礦工,他們因家眷遷入而無法再住在工棚,所以便選擇毗鄰大公洋行及溪流的位置搭建寮屋居住,建築物多是單層式平房。這裏的礦工大多數是外省人,因此山頂區是馬鞍山區內外省人口最多的地區。

 

碼頭區、半山區和山頂區皆為礦場開業後逐漸形成的新社區,由於地理位置和發展背景等因素各異,造就了不同的人口特徵及社區面貌(表4.1)。除了這些新社區外,馬鞍山區內還有不少原居民村落,如馬鞍山村、渡頭村、烏溪沙村、梅子林村、大水坑村等,本書第二章已詳細介紹。

 

平安橋是山頂區礦工來往礦場的橋樑,早前是以路軌為骨幹再舖上木板而成,後於1964年由大公洋行出資改建,並由余嘉華先生親自題名和手書,寓意平安上班,平安回家。

 

 

圖4.14 大公洋行山頂區辦事處,後方小房為合作社(2012年攝)

 

 

 

 

 

 

 

8 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 33
9 Chan Pui Kai (1977). The Settlements of Ma On Shan. Unpublished B.A. Geography Report. p. 9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