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概念總綱
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的詮釋
礦山公園整體佈局建議、配套設施建議及周邊景點
礦山公園展覽館主題展示及設計建議
礦山公園重要節點設計及部分場景恢復建議

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的詮釋

首頁 > 礦山風貌 > 計劃概念總綱

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的詮釋

 


文化古蹟詮釋之目的及原則


根據國際保育原則《詮釋與展示文化遺產憲章》(The ICOMOS Charte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文化古蹟詮釋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之目的在於透過一切可實施行動以提高公眾對文化古蹟的體認及理解,其原則有七︰1

 
1.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programmes should facilitate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access by the public to cultural heritage sites.(詮釋方案必須促進公眾接近文化古蹟及對其知識作出理解。)


2.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should bebased on evidence gathered through accepted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methods as well as from living cultural traditions.(文化古蹟的詮釋必須以科學、學術方法並從生活文化傳統搜集得來的證據為根據。)


3.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should relate to their wider social,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natural contexts and settings. (文化古蹟的詮釋必須與其更廣闊的社會、文化、歷史及自然環境及背景作出聯繫。)


4.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must respect the basic tenets of authenticity in the spirit of the Nara Document (1994).(詮釋必須尊重1994年《奈良真實性文件》內有關文化古蹟真確性的原則。)


5. The interpretation plan for a cultural heritage site must be sensitive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with social, finan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mong its central goals.(文化古蹟的詮釋方案必須顧及其所屬的自然及文化環境,以達致社會、財政及環境可持續發展之中心目標。)


6.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must be the result of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 between heritage professionals, host and associated communiti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文化古蹟的詮釋必須為保育專家、相關社區及人士和持份者充分合作所得之成果。)


7. Continu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cultural heritage site.(持續研究、培訓及評估對文化古蹟的詮釋均為必要的元素。)


馬鞍山礦場遺址及有關歷史建築的詮釋方案將會以合乎以上原則為大前提,恰當地運用各種可行的展示方式以提高公眾對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的認知,詮釋方案會附以相關實例說明。

 


1 The ICOMOS Charte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10 April 2007.

 


 

 

礦場遺址及有關歷史建築詮釋方式 


對於一個歷史遺址或建築的詮釋主要有兩個部分,分別是詮釋其遺址本身的建築或結構及其文化內涵。就香港礦山公園的詮釋,我們有以下建議︰


1. 遺址本身的詮釋

馬鞍山礦場遺址,如110ML運輸坑道及選礦廠等,皆是以往礦場的重要組成部份﹔其他還有馬鞍山村、平安橋、天主堂、聖若瑟小學校及信義會恩光堂等,以及過去的礦工生活區。這些重要遺址,引證了當年採礦歷史及礦工艱苦生活情況。這些都應成為香港礦山公園的主要內涵,以真實的歷史遺址訴說歷史。如何保存及展示這些遺址,正正就是詮釋中重要的一環。

 
我們會就礦場的文化意義對這些遺址的復修作出建議,包括建築物的復修程度、新建部分的設計概念及擬用建築材料等。除此之外,計劃會視整個礦山為一個完整的文化景觀,從而作出保育建議,更會帶出環境保育概念,讓參觀者親身體會及認識礦場昔日的情況,並能認識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2. 文化內涵的詮釋

除現存的礦場遺址及歷史建築外,有關馬鞍山礦場及香港礦業的現存資料,包括有關物品及文獻、舊照片、舊報紙、各博物館的館藏、礦工的口述歷史及教會的紀錄等,亦會被用作參考及分析,以強化展示文化內涵,讓參觀者有一個深刻的參觀體驗,並達致教育之目的。建議詮釋方式有以下幾種︰

 
a) 主題式展覽

主題式展覽為最有效及詳盡的詮釋方式之一。就建議的礦山公園而言,透過主題式展覽可以具體及有效地展示馬鞍山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的歷史、建築特色、文化意義及價值,透過展板、模型及有關文物的展示、影像播放、遊戲及講座等不同的方式表達內容。不同展區設有不同主題,務求有系統地清晰帶出礦山的文化內涵。展覽館設計詳情見3章3節(3.3)「礦山公園展覽館主題展示及設計」。

 
b) 小冊子

由礦場主題公園營辦者製作簡單易明的小冊子,並於礦山公園訪客中心及展覽館派發予遊客,主要內容包括公園簡介、公園地圖及參觀路線等。

 


  美國Soudan Underground Mine State Park小冊子

 (圖片來源︰ http://files.dnr.state.mn.us/outdoor_activities/state_parks/soudan_underground_ mine/mine_tours.pdf)


c) 展示板

在不危害礦場遺址及有關歷史建築之景觀及價值的情況下,於適當的戶內外位置豎立展示板作介紹遺址及歷史建築之用。展示牌內容可包括文字、 相關歷史圖片及地圖等。

 
 台灣煤礦博物館戶外展示板(圖片來源︰http://www.cards.twmail.net/moulourail/  coalminemuseum/index.htm)

e) 導賞團

導賞團一般由礦場主題公園營辦者自行定期及依時舉辦,由經培訓的導賞員帶領公眾依序參觀公園景點,沿途詳細講解景點相關知識。

 


美國Copper Queen Mine礦洞導賞團(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Copper_Queen_Mine)


美國The Adventure Copper Mine礦洞導賞團 (圖片來源︰http://greatlakesgazette.wordpress.com/ 2009/07/15/mining-their-own-business/)   

 

 
d) 親身體驗

設置體驗區或遊戲區能讓公眾親自動手挑選礦石,從而增加對礦石的認識及興趣。

 
美國The Olander Park System Fossil Park礦石體驗區 (圖片來源︰http://traceysolomon.wordpresscom/ 2007/08/21/a-rockin-good-timefossil-hunting)     

    

f) 錄音導賞

如公眾想自由參觀,亦可選擇錄音導賞,透過輕巧及容易使用的錄音器材於指定景點收聽有關錄音。這些錄音可以透過旁述、口述歷史訪問或模擬短劇形式播放,務求以清楚易明及富趣味的方式表達合適內容。

g) 訪客中心

訪客中心一般設於礦場主題公園入口或附近範圍,除提供各項照顧性質的服務予遊客之外,訪客中心是理想派發小冊子及提供有關資料的地方。



台灣黃金博物園區遊客服務中心(上),遊客可以在內索取園區小冊子(中及下)(圖片來源︰台灣黃金博物園區小冊子)   

 

h) 網頁

大勢所趨,現時大部分礦場主題公園都會製作專用網頁,利用互聯網作宣傳。就建議的礦山公園而言,部分網頁內容可輯錄部分展覽館展示內容簡介馬鞍山礦場及有關歷史建築等。

 
 台灣煤礦博物館網頁(上及下)(圖片來源︰http://www.coalmine.com.tw/)

 

 台灣菁桐礦業生活館網頁(圖片來源︰ http://www.jingtong.com.tw/index.htm)       

 

 

  

計劃
前期資料
計劃概念總綱
總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