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故事
城門河隨想曲
繁榮的沙田墟市
烏溪沙的故事
孤兒之父微勞士牧師
車公廟
沙田畫舫
道風山基教叢林
大圍香肉遠近馳名
沙田的山水豆腐
沙田貢米
沙田鄉事委員會

烏溪沙的故事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沙田故事

 

要訴說烏溪沙的故事,大抵可以話分為兩個「時代」,就是「兒童新村時代」和「青年新村時代」。甚麼時代也好,這片土地都滿載愛與樂,早期為一群陷於戰亂、杳然無依的孤兒帶來家庇蔭;時至今日,該處已發展成一個聞名的度假營地,一個適合男女老幼渡假的好去處。

 

 

 

兒童新村時代


50 年初,中國政權易手,為逃避戰亂,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從內地湧進香港,在云云難民當中,有三百多名兒童,是來自廣州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的孤兒院,那時身在香港工作的微勞士牧師,認為當務之急是在港建立孤兒院,收容孤兒。

 

 

孤兒的樂土

 

1952 年,微牧師計劃購入一幅位於香港中文大學對岸馬鞍山的土地,並在該處建立一所規模龐大、設備完善的孤兒院 ── 兒童新村( Children's Garden ),讓孤兒入住。據說,微牧師為了實現這所兒童之家,不惜走訪地產商,懇求他們體恤孤兒的苦況,擱置競投。到了開投之日,竟然沒有一個地產商出席,微牧師終於以一毛錢一平方呎的價錢,即港幣十二萬元,買入這大片土地!

 

微牧師親自駕駛剷泥車,用了五年時間,建築宿舍院校。落成之後,印度的甘地夫人也遠道前來,拜訪這個兒童之家。兒童新村佔地二十八英畝,環境優美,仿似世外桃源。 

 

 

為孤兒抹掉孤苦

 

兒童新村內有自成系統的道路網、自給自足的水塘、醫院、中小學校、教職員宿舍、可容千多人的禮堂、標準大型足球場等康樂體育設施、實驗農場、金工、木工實習工場等,並有六十六間屋舍(cottage),稱之為「家」,每家住十多名兒童,由一名媬姆充當「媽媽」之職。這個創新的意念,是要使孤兒院更像一個家,讓兒童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

 

當時入住的兒童歲數很參差,當中有部分兒童會透過教會的聯絡與安排,接受美國家庭的領養,赴洋繼續生活。留在香港的一群,一般到十六至十八年歲就會到外面去,自力更生,成家立業,他們更組織了一個香港同學會,每年都回到這個「昔日的家」聚舊一番。

 

戰爭為社會動帶來孤兒問題,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發展,孤兒院的角色也逐漸淡退,而鳥溪沙兒童新村亦於 1971 年起停辦

 

 


 

青年新村時代


兒童院護服務結束後,透過一連串的聯絡手續,兒童新村的土地移交予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 ),發展成營地。雖然當時在法律上是一項買賣手續,但賬面價值只是港幣一元。由 1971 年開始,正式踏入「青年新村時代」。

 



 

新村轉型

 

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服務了超過三十年的伍健新先生(伍 sir )表示,由原本用作收容孤兒地方改變成一個營地,當中相應進行了一些修建工程,好像把舊屋拆掉,興建新營舍,將兒童新村時代的舊鐵床全部淘汰,換上木材傢俱,加裝冷氣,把舊禮堂拆掉,建設一個新的禮堂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馬鞍山新市鎮的發展,青年新村部分土地交還了予政府作物業發展,昔兒童新村的舊禮堂,已成為今日高聳林立的雅典居。

 

青年會承繼了微牧師的遺志,並按照基督耶穌的教訓,以及本著為香港青少年服務的宗旨,接手營辦青年營。青年會所做的是全人的服務,無論家庭、大人、小孩、老人,都是他們的服務對象。

 

 

資料來源:訪問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康樂體育及營務執行幹事伍健新先生

 

 

 

《新沙田》 1974年2月11日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