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大圍(積存圍)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在沙田區芸芸圍村之中,歷史最悠久的首推「積存圍」,由於它是各村中範圍最大者,故又稱「大圍」。這條被譽為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於明朝萬曆二年建立,取名「積存」,意乃積善及存仁。「積存圍」本是雜姓共處的,韋姓人口較多,除韋姓外,其他並無祠堂之設,村內的「侯王宮」就成為這個雜姓圍村的總祠堂,在大圍村公所未建立之前,一般村務都是在這裏進行的。

 

昔日,「瀝源」地接海濱,故常受海盜騷擾,居民多建圍村聚居,以禦賊匪侵擾和劫掠。芸芸圍村之中,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首推「積存圍」,再加上是各村中至大者,故又稱「大圍」。這條被譽為沙田區歷史最悠久的村落,早在建圍之前,已有人聚居;宋、元、明年間,適逢兵荒馬亂之際,不少人為避戰亂而離開祖籍,部份由廣東省東莞縣沙井或寶安縣等地南逃至該村一帶,從此開荒和定居。及後,大家有意建立圍村,當時就由廿九戶人家發起,每戶建屋一所,組成「積存圍」,時為明朝萬曆二年(公元 1574 年)。

 

據村中父老所言,昔時村民更特聘得堪輿名師賴布衣就風水問題,指點村民如何建圍,更以萬曆二年正月廿日為良辰吉日,奠基立圍,並取名「積存」,意乃積善及存仁,可見於圍門兩旁之對聯,有謂: 「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存仁必獲報,還其百姓共存仁」 。

 

「積存圍」本是雜姓共處的,建圍之初,共有廿多姓,至今僅存十六姓,其中以韋姓人口較多,其餘各姓分別有 陳 、吳、楊、黃、李、許、鄭、蔡、唐、袁、游、林、駱、譚及莫等。各姓中,除韋姓外,其他並無祠堂之設,反而,村內的「侯王宮」卻成為這個雜姓圍村的總祠堂。「侯王宮」內,當然是供奉「侯王」,但是「侯王」究竟是誰,歷來均有不同的傳說。雖然歷來說法不一,但是,大抵人們公認的就是被人供奉的「侯王」是姓楊的,而且他曾幫助過宋室皇朝,備受後人所景仰。

 

據大圍「侯王宮」中其中一塊於 1983 年重修時所立之碑文所述: 「北宋末造,金人南犯,進迫汴京(今河南開封縣),徽、欽被擄,高宗即位於應天(今河南開封商邱縣),是為南宋,遂成偏安之局,理宗之世,蒙古勃興,滅金之後,進兵臨安,恭帝被擄,文天祥、陸秀夫立益王昰(恭帝之兄)崩於碙州(今廣東高雷吳川縣南),秀夫復立廣王昺於崖山(今廣東新會縣南)。侯王宮者,姓楊名亮節,是國舅爺,又是妙手國醫,故名侯王,當時情勢緊迫,楊侯王爺率領前頭部隊,化裝農民南下九龍新界,分居於大圍附近及東涌農地,藉農為業,其實策劃及督導建築九龍城寨,以備迎護宋帝昺,詎遭元兵襲迫,秀夫負帝赴海而死,而宋告亡於元。其後,九龍城人,景仰侯王爺之功德,遂立廟以留念,東涌鄉人及我大圍先人亦分立廟宇以崇拜之。」

 

大圍的「侯王宮」,以往在大圍村公所未建立之前,一般村務都是在這裏進行的,而村內的田屋、街市都是以「侯王宮」的名義收納租款,一切收入均應用於村內之事務。依傳統習俗,該村每十年均舉行太平清醮,目的是酬謝神思,祈求風調雨順、物阜民安,且誦經超渡幽魂、普渡眾生,為該村一大盛事。

 

二十世紀初的大圍村貌
未重建前之侯王宮
積存圍圍門前的買賣情境
建於明朝萬曆二年的積存圍圍門
《新沙田》 1977年12月7日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