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烏溪沙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位於馬鞍山以北而面對的一個沙灘。據說,該處不時有烏龜在灘上生蛋,是故名作「烏龜沙」,後來改稱「烏溪沙」。另說,昔日有不少黑色沙泥從馬鞍山鐵礦流下,使溪水呈黑色,由此得名。村民姓廖,先世於元代中葉時南來,輾轉分支到「烏溪沙」,後因受海盜騷擾,部份村民於清朝道光初年遷至「牛皮沙」,自建村自今,已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該村地處較偏僻,早期村民當以耕種及捕魚為生,趁墟的則是乘木船前赴大埔墟。

 

位於馬鞍山以北而面對著香港中文大學,由於以往不時有烏龜爬上灘生蛋,至是「烏龜沙」因而得名,後來,為了用個較好聽的名字,於是便稱為「烏溪沙」了。另一可能是有不少沙泥從馬鞍山上之鐵礦流下,使該村溪水中帶有黑色的沙,故名。

 

村民姓廖,先世於元代中葉時,由福建汀州遷至東莞之南,初往屯門,再往福田(今深圳河之北岸),三住雙魚境內(即今上水鄉),及後再分支往「烏溪沙」,後因受海盜騷擾,故有部份村民於清朝道光初年搬往「牛皮沙」,然而「烏溪沙」自建村自今,已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了,不過,該村並無祠堂,反而「牛皮沙」廖氏宗祠則仍尚在。

 

早期村民當以耕種及捕魚為生,生活相當清苦,更有因貧窮之故而需斬柴擔往九龍出售的,而趁墟的則是乘木船前赴大埔墟,除村民持此說外,「新安縣志」亦有提及,主要因該村設於海岸旁,且位於本區至北處,距離大埔墟場至近之故;可是,該村地處極為偏僻,致令該村長期難於發展,亦較難和外間交通,倘不是該處設有一所受青少年所喜愛的戶外康樂營的話,相信許多人還不知「烏溪沙」在何處呢!

 

《新沙田》 1988年3月10日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