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輋」是廣東的俗字,應作「畬」,為傜(猺)族的分支,其聚居處則稱「輋村」。沙田區內的「輋村」,是否傜族後人之聚居地已不能考證,而據該村藍姓村民謂,因該處是傾斜的禾田,是故得名。禾輋分上、下兩村,均為雜姓共處的村落。

 

上禾輋有四姓村民,分別為藍、藍、陳、黃及張姓,其中以藍氏歷史最為悠久,屋宇多建於戰後,因日治時期,村屋多遭破壞,戰前所建屋宇僅餘兩間,其中一為藍氏之祠堂。從道風山上藍氏祖先之墓碑所考,該村乃建於咸豐前,約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下禾輋位處山麓,原有陳、張及梁三姓,惜梁姓人家於日治時期已絕,雖然這條村的歷史並不太久,但對於教育下一代卻十分重視,約在一百年前,共設有五所私塾,鼓勵子侄讀書。

 

「輋」是廣東的俗字,應作「畬」,為傜(猺)族的分支,其聚居處則稱「輋村」。沙田區內亦數條以「輋」字命名的村,包括昔日的「香輋」,現仍存的「大輋」及「禾輋」。至於沙田區內的「輋村」,是否傜族後人的聚居地,已無事跡及資料可尋。

就以分上、下兩村的「禾輋」為例,該村藍姓村民則謂因該處是傾斜的禾田,是故得名。位於山腰上的「上禾輋」為雜姓村,共計四姓,分別為藍、陳、黃及張姓,其中以藍氏歷史最為悠久。藍氏為客籍人士,但源出何處,村民均不清楚,只能說其籍貫為廣東省寶安縣,自太公藍源財建村至今,亦不知道共歷多少個春秋,但從道風山上藍氏祖先之墓碑可見該等坟,乃立於清朝咸豐廿八年及道光十八年,故推斷該村乃建於咸豐前,即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至1850年)或以前,所以,應有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

村民早期均從事耕作,以種禾、菜及蕃薯等,並輔以養豬、牛、雞和鴨等,亦有斬柴及割草,然後擔往九龍城及竹園等地出售,除往該處趁墟外,也會前赴大埔;戰前,亦有部份村民為生計而出外行船或轉往市區工作。該村素來無學校之設,只有村中長者教導村中子弟,後期則往「排頭」、「火炭」及「下禾輋」等鄰近村落的私塾求學。該村基本上已面目全非,屋宇多建於戰後,因日治時期,村屋多遭破壞,戰前所建屋宇,僅餘兩間,而其一乃為藍氏之祠堂,但亦有人居住了。

 

而「下禾輋」則處於山麓處,亦是一雜姓共處的村落,原有陳、張及梁三姓,惜梁姓人家於日治時期已絕。據知陳氏祖源四川省的顯村郡,後為避亂而不斷南移,後居於廣東省的紫蘿,至明末再遷至今青衣島處,繼而再搬往大埔的黃宜凹村定居,時陳氏太公育有五子,共分五房,以期開枝散葉,惜長房無後,二房居於上黃宜凹,餘三房則居於下黃宜凹,而「下禾輋」陳氏則於距今約一百年前由該村之開村太公陳怡和自上黃宜凹分支過來。

 

陳怡和早年曾赴美國謀生,致富後回鄉,並開設及經營銀號業務,但是錢莊並非設於本區,而是在上環的南北行(時為所有買辦集中的地方),銀號的客戶以行船的人為主,因為行船者通常會透過船公司把薪金寄存於銀號,待回來時才取回,而銀號則收取手續費。村民亦有部份是行船的,多往南洋一帶,動輒便數月才回來一次,其餘留於村中的,多是從事耕種和捕魚等。

 

雖然這條村的歷史並不太久,但對於教育下一代卻十分重視,太公陳怡和致富後回到村中建立書室,鼓勵子侄讀書,約在一百年前,共設有五所私塾,專為該村村童學習之用,求學的亦有來自「馬料」、「銅鑼灣」、「上禾輋」及「排頭」等鄰近村落,而每所私塾約有三十名學生,並以厚禮聘請名師回來,務求令各子侄有出人頭地之日,至於能考取功名的已無跡可尋,但村中父老還隱約記得戰前仍存有一村民獲清庭頒予的牌匾,上書「翰林園御賜」的字眼,可惜於日治時被日軍取去作柴燒了。

 

《新沙田》 1973年1月10日
《沙田新聞》 1973年10月15日
《新沙田》 1977年12月21日
《新沙田》 1978年1月7日
《新沙田》 1978年1月7日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