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山廈圍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山廈圍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創建人為曾貫萬,所以又稱「曾屋」或「曾大屋」。曾氏祖籍廣東省,年少家貧,遂南下新安縣沿海謀生,最後白手興家,成為巨富,在光緒年間得「誥授奉直大夫」一銜,成為朝廷官員。

 

清道光二十八年,曾氏在瀝源覓得風水佳地,建成一座佔地六萬餘方呎的中國式青磚堡壘房屋──曾家大屋,大屋以堅實的青磚砌成,興建工程歷時二十年多年。曾大屋乃一獨立的圍村,是粵東客籍大屋的一種典型建築,圍的四周分別設有砲樓、更樓、開有槍孔及瞭望孔,防禦盜賊。圍的入口、門頂、門閂、門鎖、鐵門均設計講究,防衛功能極佳;廳堂內懸掛多幅匾額,盡顯家旅的氣派。

 

「山廈圍」,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創建人為曾貫萬,所以又稱「曾屋」或「曾大屋」。曾貫萬,別號三利,生於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原籍廣東省嘉應州長樂縣,乃客籍人士。曾氏年少家貧,得悉新安縣沿海工商業繁盛,所以與兄輝賢,南來謀生,時年僅十六歲。初在茶果嶺一帶作石廠伙夫,後赴筲箕灣一帶獨資經營打石工作,設三利石廠,且兼營販賣淡水予沿海船戶,獲利甚豐。

 

據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修筲箕灣天后宮時所立之「天后行宮古廟碑記」中所載:「曾三利題銀三拾大員」、「……三利廠……以上各助多銀壹大元」。他的襄助,不單是最多的,而他本人更是是次盛舉之總理,足見他當時之財勢了。據說,當曾貫萬仍在筲箕灣一帶營商時,恰巧有海盔劫得某漁船鹹魚十六甕,於登門求售時,曾貫萬就悉數買下,後來發現鹹魚之下,全是金銀,幸運地得到這大量意外之財,正是錦上添花。

 

成為巨富後,曾家就買田置業,終於在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在「瀝源」(今沙田獅子山公路旁)覓得風水佳地,於是便向「隔田」村購得該幅山地及田畝,並耗時達二十年,至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建成一座佔地六萬餘方呎的中國式青磚堡壘房屋──曾家大屋。

 

據說部份工程人員,是特別由伍華聘請前來協助、設計和建造的,所以具有伍華客家屋宇的形制,而大屋是用堅實的青磚砌成,青磚是由昔日「隔田」村窰廠所燒製;經百餘年來的風雨,圍牆仍然堅實如故,實屬難得。「曾大屋」之建築在該處,因其背向山而面對農田以及在較遠處的海,正好銜接著一條「龍」似的風水地,山為龍頭,屋位於龍脈,農田與海則為龍尾,據稱此一形勢會替村民帶來好運。

 

「曾大屋」乃一獨立的圍村,呈長方形,共三進,圍內分上、中、下三廳,各為一進,廳與廳之間,有天井分隔,而這三個廳,又稱為三楝,上下兩進與左右兩橫屋相連,構成一座棋盤形的院落,正是粵東客籍大屋的一種典型建築。圍的四角有砲樓和更樓,城牆上開有排列整齊的槍孔及瞭望孔,目的是作為防禦盜賊之用。

 

圍的入口,有三個大門,門頂作圓拱形,其中以中門最大,上有麻石橫匾,刻有「一貫世居」四字,門閂由十一根粗大的酸枝木及鐵枝製成,並加上門鎖和重千斤的兩扇鐵門,防衛功能極佳,由於經過百多年風雨侵蝕,現已殘破不堪了。中廳又名正廳,為款客之所,廳門上有「大夫第」木匾,因為曾貫萬在光緒年間曾納粟捐得「誥授奉直大夫」一銜,成為朝廷官員;此外,下有「祥徵萬福」石匾。越過門檻就是「曾氏家族議事廳」,若是家族有要事商討,便會在此聚集開會,廳中掛有「開基十六世祖貫萬公遺像」的油畫及「祖妣曾太母朱氏宜人遺像」的木炭畫,夫婦倆人均穿清朝衣飾,居高臨下之勢,仿如俯視廳中各人一切言行。

 

除此以外,正中有木刻壽屏十二幅,全係凸字雕刻,為一些達官貴人所送的,為恭祝曾貫萬八十一歲壽辰的,時為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壽屏的頌詞,是由翰林院戴洪慈所撰,並由著名書法家黃家端所書,而且亦是由當代名雕刻家所刻的。屏風的右上方,有「文魁」木匾,刻有曾蘇於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寅午科鄉試中第九十五名舉人。

 

當「曾大屋」建成後,曾家在「瀝源」相信仍是富甲一方的。根據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重修車公廟碑記」所載:「曾貧萬銀三拾員」。在整個碑文中可見,曾貫萬的捐助乃是整個「瀝源」之冠,另外於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捐款興建大埔廣福橋一事,他個人名義之資助即相等於整個「瀝源」,其時所立的一塊碑文──「建造廣福橋芳名開列」有載:「瀝源九約捐銀伍大員曾三利祖捐銀伍大員」。

 

曾氏家族除了捐款資助興建廣福橋外,更於二十世紀初發起建造連貫沙田海(今城門河)兩岸的大涌橋,據「創建沙田瀝源大涌橋碑序」所載:「我瀝源海口之大涌也,內為眾潦之奔騰,外則海潮之泛濫,車馳馬騁,自各冠蓋遊行;隴畝山林,不少農樵來往。但恨沙灘水漲,感沒頂難過,風雨波揚,赤身莫渡,幸賴同鄉善士……雖經營之匪易,喜告竣工落成。」終在1915年落成的大涌橋,除政府資助一千元外,其餘費用,多由曾氏村民報效。

 

《新沙田》 1979年12月8日
《新沙田》 1977年11月21日
恭祝曾萬貫八十一歲壽辰的屏風
《沙田新聞》 1972年12月20日
早年「山廈圍」全貌
山廈圍的中門
四座炮樓之一
曾大屋外貌
圍內的大夫弟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