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隔田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隔田」村建於明末,至今已歷四百餘年,該村位於車公廟後之山背,四週均為田地,而這大片田地,將該村和其他村落分隔開了,因而取名為「隔田」。村民素以務農為業,並以種稻為主。可能因為隔田村擁有相當多的田地,所以比較富庶,故在村內建立書塾,聘請老師教導村中子弟。

 

「隔田」村位於「車公廟」後之山背,由於該村靠山,四週均為田地,而這大片田地,將該村和其他村落分隔開了,於是該村就取名為「隔田」了。這條村建於明末,當時曾氏太公曾南軒離開祖籍東莞石排移居現址,至今已歷四百餘年,共二十多代,現在共分三房。

 

據「曾氏族譜」所記載:「夏代時少康封子曲烈於鄫,鄫巫逃至魯國,把鄫改為曾。」這就是曾氏得姓的來源,從該村祠堂中的神位處可見有魯國之名。

 

可能由於該村與「田心」、「徑口」和「大圍」較為接近,所以關係比較密切,不過甚少與客籍人士通婚。村民素以務農為業,以種稻為主,自1950年代以後,已改種薑花、時花及西洋菜等,以往,部份村民亦有割草及斬柴然後出售,亦有出外行船者,以戰後為多。

 

以往「隔田」村擁有相當多之田地,包括「曾大屋」一帶,今時今日的新翠邨及隆亨邨等之所在地;及後由於政府收地發展新市鎮,致令田地驟減。或許此村擁有較多田地,比較富庶,於是能斥資建立書塾,並聘請老師回來教導村中子弟。據說,昔日「隔田」村最出名的要算唱山歌了,因唱山歌而娶得如花美眷或嫁得如意郎君的,村中正是比比皆是。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