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嵗月》 > 後記

馬鞍山位於沙田的東北面,面積約有814公頃。政府於一九七九年開始大力發展馬鞍山,而馬鞍山亦由昔日一個荒廢的礦場,發展成今日擁有接近20萬人口的新市鎮。從前偏僻的山區如今高樓林立,窮鄉僻壤亦已發展成四通八達之地。隨著這個新市鎮不斷的發展,當年馬鞍山礦場的歷史亦漸漸被人所遺忘。

 

馬鞍山曾是香港礦業的龍頭。它可說是香港境內礦山開採史上最重要的一頁,見證著香港三年零八個月及中國在一九四九年的大時代變遷。當年,適逢中國政權易手,大批難民湧入,機緣巧合地造就了香港礦業的興起,為馬鞍山礦場注入了密集的勞力資源,而聖方濟會及信義會也在該處開展慈惠事業。高峰時期,一個小山頭竟有多達5,000人聚居,形成一個獨特的小社區。後來,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由於受到世界鋼鐵價格下降、外國質優的礦產競爭和缺乏日本的採礦訂單等因素影響下,馬鞍山礦場終於在一九七六年停產,並於一九八一年採礦契約終止時正式結束,歷時七十載。

 

跟普通的市民一樣,本人最初對馬鞍山礦場的歷史亦沒有深切的認識,但在偶然的機緣下,有機會進入礦洞及與礦工接觸,才發現這段逐漸褪色的礦場歷史,竟蘊含著許多鮮為人知,卻動人心弦的故事。鑑古知今,前人的經驗往往能推動後人進步。礦工們刻苦耐勞、堅毅不屈、樂天知命的性格,值得現今面對逆境的都市人學習;礦工們的互相照應、教會對礦工及其家屬的照顧,以及張渤老師對老礦工的無私奉獻,都使我感受到人間有情。這段活生生的礦場歷史雖然正慢慢從現實生活的大舞台淡出,但卻給我上了一堂難能可貴的歷史課。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一書得以順利完成,本人特別要感謝協助編撰此書的馮家穎小姐、程家欣小姐、蘇可琪小姐、黃佩欣小姐及陳綺玲小姐。他們在研究及編撰過程中,四出奔走,搜集資料,花了不少寶貴時間。本人更要衷心感謝梁炳華博士及劉義章博士擔任本書的榮譽顧問,在編撰過程中給予工作小組不少寶貴的意見。在編撰《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期間,工作小組訪問了多位曾在馬鞍山礦場歷史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人物,包括余榮業先生、余家材先生、小林隆之先生、潘瑞禧先生、黃子廣先生及黃子作先生等,他們所述的一字一言,都豐富了馬鞍山礦場的歷史。本人在此對他們獻上最深切的謝意。我亦要藉此機會向所有曾經提供珍貴資料、圖片及各方面協助的政府部門、機構及人士致謝。

 

經過進行《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的研究及資料搜集,工作小組認為馬鞍山擁有豐富的歷史及科學價值。工作小組成員曾聯同政府部門代表多次深入礦洞,其中110ML礦洞至今仍然保持完好,加上110ML礦洞可說是當年馬鞍山礦場的心臟位置,其在馬鞍山礦場歷史上佔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馬鞍山除擁有香港最多樣化的岩石礦物組合,亦是香港古生物化石的一個重要原產地。除了多種原生杜鵑外,馬鞍山更擁有不少稀有品種的植物,例如綠楠、香港木蘭、葛亮洪茶和克氏茶等。這些珍貴的歷史和豐富的天然產物,倘若能配合馬鞍山新市鎮的發展,例如白石陸峽的發展計劃,再加上完善的交通配套設施,馬鞍山將能成為一個既能安居樂業,又為世人嚮往的旅遊區。本人希望《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一書能加深市民對馬鞍山民眾生活和文化面貌的認識之餘,亦能喚起市民對文化產業的尊重與保護,共同將地區的歷史面貌展現出來。本人相信此舉既能產生凝聚力,亦有助推動地區的旅遊事業。

 

沙田區議會
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
召集人 楊祥利

題辭
當年情
別有洞天
鞍山天與地
馬鞍山三寶
後記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