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寫
訪問馬鞍山鐵礦場工程師小林隆之先生
陳炳釗先生:規劃沙田的心路歷程
香港獼猴
沙田區九約十年一屆乙酉年太平清醮

陳炳釗先生:規劃沙田的心路歷程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專題特寫

陳炳釗先生演講內容

資料來源:筆錄自 2005 年 10 月 16 日「鄉土沙田啟動禮」 

 

談到沙田,心情有點像「白頭宮女話當年」 …… 把我當作「講故佬」就好了!

 


釀期發展「新市鎮」

 

1946 年 11 月,香港政府從英國請來一位大師級人馬,就香港長遠的發展方向提供建議,並設計城市發展藍圖,他就是享負盛名的 Sir Patrick Abercrombie 。 Abercrombie 曾參與二次大戰後規劃重建倫敦的工作,並曾於英國倫敦大學擔任規劃教授。

 

Abercrombie 指出香港城市發展的困難主要是城市核心區域嚴重缺乏土地,以及不斷移入的人口,如果要使香港繼續有所增長,必須開拓新的土地資源。他的基本概念是透過填海、平整並改變土地用途和發展衛星城市,發展成綜合發展新區域,並均衡發展各區,提升城市的發展潛力。

 

但 50 年代以後,大量移民湧入香港,至 1953 年,全港人口增至約 225 萬,遠超過 Abercrombie 的估算。

 

所以,在 1950 年代中期開始,政府無法完全按照 Abercrombie 的城市規劃構思進行土地發展改革。因應現實情況,轉向積極構思發展新界的方案。 50 年代末,政府在設計未來十年城市規劃發展方向,就特別重視衛星城市的發展政策。

 

前港督麥理浩於 1972 年宣佈「十年建屋計劃」,目的是要在十年內建造足夠的公共房屋單位予 180 萬的居民。 1973 年加速發展新市鎮,以配合興建大規模的公共房屋,政府選擇了荃灣、屯門和沙田三處,作為落實有關的首三個新市鎮。

 

事實上,新市鎮的發展基本上都是由公屋牽頭,沙田亦不例外,背後的理念是要配合和落實「十年建屋計劃」所訂定的方針,將香港整體的人口重新分佈。

 


新市鎮的理想選址


香港早期的新市鎮,規劃並沒有經過周詳的考慮,首個新市鎮(當時稱為衛星城市)觀塘,密度過高且規劃雜亂,荃灣的規劃亦不甚成熟。

 

以荃灣為例,陳炳釗先生形容它是一個「半途出家」、「半途變身」的新市鎮。他指出荃灣的發展,其實是從九龍、長沙灣一帶延伸過去,以興建工廠為主,嚴格來說,並沒有全面的發展藍圖。由於它本質上是一種延伸、一種有機性的發展,到了後期才被納入為新市鎮,再重新進行規劃,所以遺留了很多工業和污染問題。

 

選擇合適的地方 發展 新市鎮,是需要周詳的計劃,在新界云云地方當中,為何會選定沙田?原因實在有很多!沙田谷環境秀麗,風景怡人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還包括兩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優越的交通和地理環境。

 

1899 年,英國正式接管新界後,便  手開闢通往新界各區的公路,包括銜接新界東與九龍的大埔道,以及貫通新界西與九龍的青山道; 1911 年,九廣鐵路亦全線通車。上述道路、鐵路發展的大躍進,對新界南北以至九龍市區的交通,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為位處東部地區的沙田,即時享有交通方面的優勢。

 

在地理環境方面,陳氏回憶:


「小時候到沙田旅行 …… 水漲的時候,河與河之間,是需要乘坐『街渡』過河;但當水退時,脫下鞋子,即可徒步走過對岸,所以從此得知那是個很淺的灘。」


沙田位處河口,由於沙泥長期沉積,因而形成一個淺灘。現時沙田可見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從填海得來,從工程角度出發,進行淺灘填海是比較方便和容易;從成本效益而言,淺灘填海花上的填土亦相對較少,再加上填海發展在徵地、收地和賠償上,發生爭議的機會亦較小。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相對其他新市鎮,沙田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界線(well define boundary),沙田在地理上幾面都是山,以山脊為指標,就很容易規定、規範它的範圍了。


垂直橫衡看沙田


選定了沙田作為發展新市鎮的地方,那背後有甚麼概念去進行規劃? 而沙田被譽為「新市鎮規劃的典範」,其優越之處又是甚麼? 

 

垂直看

漸進的層次


從垂直面看沙田,不難發現當中分為三個層次。沙田是一個谷地,在最彽的、比較平坦的土地,是密度較高的發展;山頂上作一些較矮、密度低較的發展;在兩者之間的山坡,作中密度的發展,所以在垂直面上,沙田的規劃呈現一個漸進式的層次。雖然沙田地勢較低的平地,多是密度較高的建築物,但同時亦有相當高的綠化量,以量而言,比市區為優,尤其在新市鎮的邊緣,可見保留了相當大面積的綠化地帶。

 

橫衡看

 

延續昔日沙田墟市建構新市鎮中心


昔日的沙田墟市不但鄰近火車站,而且商舖食肆林立,是為當時的心臟地帶,在規劃沙田的時候,就選取了沙田墟市,即今日的沙田正街一帶,作為新市鎮的市中心位置。沙田墟市於 1979 年被清拆,演變成今日更見繁盛的新城市廣場,一些比較重要的商廈亦座落該處,社區設施方面有沙田大會堂,尚有酒店、住宅、各式休閒娛樂場所等。 

 

保留原村落


在發展新市鎮的時候,有一項原則是需要別加關注,就是尊重原住民的意願,以及盡量保留原村落。在發展沙田新市鎮時亦不例外!讓我們留心觀察,會發現有很多古村屋,如曾大屋、積存圍、排頭村等,遍佈沙田新市鎮當中,當時就是在這個原則之下,與村民的磋商保留。陳炳釗先生說:


「除非新市鎮發展與原村落的存在有極大的矛盾,或與預期的計劃有強烈的衝突,才考慮搬遷,記憶中,在發展沙田時,有三十個原村落能夠成功保存下來 …… 」


以曾大屋為例,當我們站在其正前方,向城門河一方望過去,會發現是沒有建築物遮擋,當中包含了一點點「風水廊」的意識,亦所謂景觀廊( visual corridor )。那時候,村民提出要考慮風水元素,不希望一個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物,被高樓大廈包圍,形成一個好像「望天打掛」的格局,所以至今,在曾大屋的前方是沒有建築物阻擋,當中,就是存有一個尊重村民意願的想法,同意村民提出的「風水廊」、「景觀廊」。 

 

完善的架空行人系統


此外,沙田有一個特點,就是其架空行人系統比其他新市鎮完善。由沙田中心開始走往頗遠的地方,以不用著地,沿途更有上蓋遮蓋,例如由沙田市中心可沿架空行人天橋穿越兩大屋邨,包括瀝源邨及禾輋邨。這個情況並不是偶然而來,而刻意的構思,目的是方便居民。在那個年代來說,這樣的規劃可說是一個比較「超前」的想法。

沙田新市鎮的整個規劃,垂直與橫衡發展概念,大致上就是這樣了!


規劃新市鎮的理念


規劃新市鎮當要達到一些目標,第一是自給自足( self-contain development ),第二是均衡發展( balance development )。

 

自給自足這個概念好比建立一個小社區,提供各種社區與基礎設施,以滿足人口的基本需要,人們移居至此,不但可以很方便的購物,更可以在此上學、工作,概念是要減少人們穿梭來往市區。陳炳釗先生指出,自給自足是一個理想,但也需要相應的方法去實現,而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參照「天書」──香港規劃標準及指引( Hong Kong Planning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按照當年的指標,比方有兩萬人口,即需要設立一間中學、一間小學,以及提供一百個幼稚園學額和一百個幼兒園學額,標準及指引說明了人口數量與配套設施的比例是如何訂定。譬如當年全港九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從事工業,從推算中假定沙田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是從事工業,然後計算每一個人所佔的工業用地有多少平方米,就這樣得出沙田需要多少的工業用地。

 

攻讀地理出身的陳氏強調,教書需要因材施教,進行規劃就要因地制宜,要清楚「地」是怎樣、位置又是怎樣,才能訂定規劃構思。他指出:

 

「假如在這裡住,卻在市區工作,那交通的負荷也大了 …… 自給自足是一個構思,一個源自英國的構思 …… 英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是很遠的,但由沙田到九龍塘、旺角是十分接近,所以兩個不同的地理環境,在考慮和設計各方面就有不同了。」


事實上,當年沙田的就業人口中,「白領階級」所佔的數目比其他新市鎮為多,反過來說,希望人們在沙田新市鎮工作,當地又有多少「白領階級」的職位供應。此外,沙田是一個山谷,存在逆溫效應( temperature inversion ),如果在該處排放工業廢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是沒有需要讓沙田如其他新市鎮一樣,容納這麼多的工業用地。因此早期的沙田經常出現嚴重堵車的情況,後來更需要興建大老山隧道等等,這就是當年規劃的假設基礎並不太正確。陳氏說:

 

「其實我希望帶出的是,規劃是一件很長遠的事,怎能看得如此長遠?是不能的,是不可規劃成怎樣就怎樣,不能一成不變,是要看著社會不斷改變,並要有改變去適應,所以在讀書的時候,老師指導在規劃時需要有 flexibility ,即要有彈性、靈活性。」


「我們不能說今天規劃了這裡,每個邨有一間中學、一間小學,就永遠是這樣,必須想一下人是會老、家庭結構是會改變,社區設施的需求性質就很不同,規劃上可以做些甚麼?當中有沒有彈性( flexibility )?這個我們真的要思考。」


所以在整個規劃過程中,是需要一套監察機制( monitoring mechanism ) 去收集訊息。規劃新市鎮是一個任務,期間需要進行一連串分析,分析之後會出現很多的方案,然後進行評審並選擇最好的方案,至此工作尚未完結。監察機制是要檢視工作在實施時,是否有問題出現,譬如說交通不行、學校多了、少了,收到訊息,再次檢視方案是否需要進行

 

 

盼望在沙田尋回「鄉土氣息」


穿越長長的獅子山隧道,便是沙田。陳炳釗先生回憶說:

 

「記得小時候來沙田,隆隆隆隆 …… 坐火車走進獅子山山洞,當進入隧道時即要關上窗,穿過隧道 …… 咔嚓咔嚓的打開窗,那一下真的很高興,因為可以真真正正的呼吸到『鄉土味道』」。

 

昔日的沙田有很多田野、青草、樹木、牲口,村屋散落其中,背靠有風水林,一片綠油油,是一幅令心曠神怡的圖畫,是個充滿「鄉土味道」的地方。今時今日,我們擁有一個很漂亮的新市鎮,但總覺得缺少了一些「東西」。「沙」在哪裡?、「田」在哪裡?沙田原有的文化在那裡?現在的沙田有望夫山、車公廟,同時亦保留了有三十多個村落,但總覺有點意猶未盡。我們可否在規劃設計中下些功夫,讓彼此都感受得到沙田的本土文化。

 

自從「沙士」之後,社會上更加要注意健康環境( Health environment )和健康計劃( Healthy planning )。現在外國十分流行所謂 Hobby Farm ,就算在市區裡也會設立 Hobby Farm ,目的就是在市區之中,注入田原的原素,讓人的生活得以調節。就沙田的地理環境而言,它本身是「沙」「田」,假如有這些 Hobby Farm ,從而建立良好的綠化系統,就更能切合到本地的特性,這除了有觀賞休憩價值外,還有很多功能,好像能保育生態、體現文化等。

 

綠化除了種植樹木外,也要配合整個生態,方能成為一個系統,比方說植物連接到山嘴( spur ),小動物就可以在平原和山之間上落,帶來生物多樣化( Bio-diversity )的現象,蔚然生氣滲透到整個新市鎮( Urban vegetation ),對生態具有幫助。沙田在綠化工作方面比市區要好,但比起國內,如深圳,卻差一點點,事實上,沙田在綠化方面缺乏完整系統,當中仍有改進提升的空間。 

 

 

陳炳釗先生感想:

總結而言,沙田的規劃已做很得不錯,當中有一些問題仍可深思,包括學校的提供、綠化、本地文化等。希望在規劃的工作中,透過不斷監察和應合社會的改變,彈性地去迎合當地的需要。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