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發展
明清時期
1898年英人租佔新界
1930至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30至1940年代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年代發展

針對市區人口過於集中,政府開始探討開發新界。

香港有百分之八十的的土地屬農地,或是不可作居住用途的地帶,因此香港島及九龍一些地區,擁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口密度,隨著人口的增加,香港便受到缺乏建築用的問題困擾。

 

針對 19 世紀以來,香港人口過於密集於市區的情況, 1935 年,港府成立房屋委員會,就香港房屋及人口擠迫問題商討對策。 1938 年,房屋委員會秘書奧雲 (W.H.Owen) ,建議在新界如沙田、荃灣、元朗、大埔等地區興建新徒置區疏導市區擠迫的人口。由於開發地區偏遠,政府亦必須先解決各項配套系統,如食水、交通、排污等;加上有些地區需要進行填海工程,方能提供適當的土地進行發展,故政府一宜未能展開新界區發展計劃。

 

1939 年,政府通過城市規劃第二十號法例,準備開發新界作平民居住地區;但 1941 年日軍佔領香港,開發新市鎮的計劃也被迫擱置下來。

 

日治時期,新市鎮開發計劃擱置

1941 年,當日軍佔據沙田後,「埔下」即成為日軍在沙田區的總部,「積存圍」、「銅鑼灣」、「曾大屋」、「十二芴」則成為日軍的軍備要點,據知當時駐守沙田之日軍總數超逾十萬,分散於「沙田頭」、「大水坑」、「田心」及「牛皮沙」等村附近一帶紮營。當時日軍採取「三光政策」,即所謂「殺光、燒光和搶光」。日軍所到之處,均有大肆搶掠,缺糧情況嚴重。大部份村落的房屋或多或少均受破壞,其中以「作壆坑」情況至為嚴重。

1938年的大圍
日治時期的納稅通知書
1946年8月26日沙田各村長與警員合照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