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辭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嵗月》 > 題辭

沙田是新界東部一個極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巿鎮,人口達六十萬。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巿鎮的擴展部分,發展更是一日千里。

 

隨著馬鞍山的急速發展,社區面貌出現了明顯的轉變。昔日古樸的農村已發展成設施齊備的新巿鎮。從前馬鞍山礦業的點點滴滴,已漸漸被人遺忘。為讓巿民了解馬鞍山民生風貌,沙田區議會轄下「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出版了《鞍山歲月》一書,介紹馬鞍山的歷史文化,讓巿民緬懷區內昔日的風貌。

 

鑑古知今,本人希望各界人士藉著這本書認識馬鞍山的歷史發展之餘,亦能效法前人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共同努力,建設更美好的社區。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
二○○三年七月十五日


短短二十多年間,馬鞍山由一個臨海的簡樸農村發展成現代化的新市鎮。現時區內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與昔日的面貌迥然不同。為加深市民對馬鞍山歷史的認識,沙田區議會轄下「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出版了《鞍山歲月》一書,將馬鞍山居民昔日的生活再次呈現。

 

《鞍山歲月》一書訪問了馬鞍山五十年代至今,不同階層的代表人物,特別是馬鞍山礦場第一代及第二代的礦工後人,他們見證著馬鞍山的歷史發展,而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更是值得現今都市人學習。

 

本書得以付梓,實有賴撰寫本書的學者、提供資料的人士、有關機構及工作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本人謹此衷心致謝。《鞍山歲月》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我希望讀者透過本書認識馬鞍山昔日的人文生活面貌之餘,亦能尊重歷史源流,為保護歷史文物獻出一分力。

 

沙田區議會主席
韋國洪太平紳士
二○○三年六月


馬鞍山位處沙田的東北面,近望吐露港,遠眺大帽山,風景秀麗。昔日的馬鞍山,人口稀少,民風淳樸,並蘊藏豐富的鐵礦,是香港礦業的龍頭。

 

自從一九七九年起,政府大力發展馬鞍山,成為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今日的馬鞍山,已從當年的山海小村,發展成一個規劃完備的現代化新市鎮,人口超過十八萬。區內新型屋苑林立,社區設施完備。隨著馬鞍山鐵路於二零零四年底竣工,馬鞍山的交通可望更加發達,社區發展更為蓬勃。

 

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為了讓各界人士認識馬鞍山的今昔,沙田區議會轄下「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編印了《鞍山歲月》一書,介紹馬鞍山的民生及歷史發展。

 

我藉此感謝各編者、提供資料的部門、機構及人士,以及工作小組成員。我亦希望透過這本書加深社會人士對馬鞍山古今風貌的認識,增強居民對本區的歸屬感。

 

沙田民政事務專員
陳鈞儀太平紳士
二○○三年六月


馬鞍山和其附近村落雖載於方志,歷史悠久,但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市鎮計劃開展前,馬鞍山基本上仍是一個平實簡樸,僻處一隅的社區。

 

二十世紀初開始的礦業發展,曾為簡樸的馬鞍山加添了姿采。馬鞍山鐵礦業是香港礦業的標誌,雖於一九七六年起停產,但在香港經濟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而礦工生活和辛酸事蹟,以及教會團體在此地興辦教育等種種事工,更是香港社會史重要一章。

 

香港文化博物館自一九九六年起即在馬鞍山礦洞和馬鞍山村進行資料和文物蒐集。在土木工程署協助下,深入礦洞拍攝,收集礦場文物如礦坑指示牌、採礦工具、歷史圖片、礦石樣本等。部分已在文化博物館的新界展廳內陳列,具體地展示了馬鞍山礦業的發展。博物館近年在沙田區議會和教會支持下,亦在村內蒐集到不少具歷史價值的物品,日後將會陸續展出。

 

沙田區議會致力馬鞍山研究,委託學者專責其事,二零零二年出版《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一書,介紹礦業發展和該區歷史。今再出版《鞍山歲月》,由礦工、原居民和有關人士細訴鞍山人情物趣,實在是難得的珍貴參考資料,使馬鞍山研究更為深入和完備。

 

香港文化博物館
署理總館長
明基全
二○○三年六月


欣聞沙田區議會編印《鞍山歲月》一書,深深為此而感到快慰,也佩服發起人楊祥利先生的眼光和識見。

馬鞍山,二十多年前仍然是一個荒蕪僻遠的地方,今天已經發展為一個人口集中的新市鎮。我仍在中大就讀的時候,隔著吐露港遙望馬鞍山,只感到它是一個神秘而雄偉的山峰,也不曉得它的背後隱藏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蹟。當時只藉著新亞新聞系出版的系報,略略知道山上仍有一些退休的礦工,過著一些差不多與世隔絕的生活,其他的事情則不得而知。

 

曾經由中大岸邊划艇到達彼岸,但只走到山腳,便被那遍佈碎石和高陡的山坡所驚嚇,加上路途遙遠,沒有準備露營的用具,所以打消了登山的念頭。

 

我及後從事香港歷史研究,尤其在一九九零年代參與了中大歷史系的「沙田口述歷史研究」之後,才深入認識了馬鞍山的歷史。得悉該地除了有超過二百年的古村之外,更曾經營過一個大礦場,礦場結束後留下了一批退休的礦工,在山上聚成了一條馬鞍山新村,過著刻苦的生活。

 

從眾多老礦工的口中,得知山上曾經有過二、三十年繁榮的日子,而礦場也見證了中國和香港大時代的變遷。幾許感人肺腑、悲歡離合的故事在那裡發生。但隨著新市鎮的出現、香港經濟的起飛,礦場和古村已漸漸被人所遺忘。

 

曾探訪英國的杜化港(Dover),港口旁邊的「白崖」仍保留了二次大戰時的地道和地下戰時軍事中心。至今仍吸引無數的遊客前往參觀。盼望有朝一日馬鞍山礦場也可以發揮這一種魅力和作用。

 

盼望馬鞍山的故事,經過沙田區議會和有心人士的努力,可以還它本來的面目,可以讓香港的下一代和喜歡研究香港歷史的人士,得以明瞭這一個不平凡的地方和在其上發生的事情。

 

中國歷史教育學會主席
梁炳華
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編者的話

編研小組有幸得到沙田區議會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的邀請,撰寫《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一書,謹為馬鞍山的歷史略添拙筆。

 

因應著工作小組的熱忱,為追溯一段幾被遺忘的馬鞍山礦工歷史,編研小組走訪了多位見證礦場發展的人物,也誠邀了幾位「有心人」撰寫文章,從大時代變遷觀照個人生命歷程。悠悠數十年,馬鞍山礦場歷盡興衰,礦工嚐遍甜酸苦辣,《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猶如礦場的回憶錄,由礦場管理層、老礦工、村民娓娓道來從前的工作和生活點滴,編織成一篇篇動人心弦的故事,組成本書的第一部。

 

除了人物專訪外,本書的第二、三及四部,由土木工程署、拓展署、地政總署、漁農自然護理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及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專門的資料及圖片,介紹馬鞍山的獨特風物景緻,體現馬鞍山是個極具歷史與科學價值的地方,資料不但豐富且具學術性,呈現馬鞍山在都市化背後自然獨特的一面。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在此先要特別鳴謝曾接受我們訪問的余榮業先生、潘瑞禧先生、小林隆之先生、黃子作先生和黃子廣先生,以及撥冗親筆撰稿的鍾卓成律師、何培斌博士、陳懷卓先生、簡柏輝先生,使本書內容更見豐富、更具吸引力。

 

最後要感謝梁炳華博士及劉義章博士的提領,在百忙中題詩、撰文、審閱稿件、提供寶貴意見,猶如為出版工作加添潤滑劑,令本書得以順利面世。

 

編研小組在編撰本書的過程中雖曾遇到不少障礙及難題,猶幸有關政府部門、機構及各界人士熱心協助,才可將昔日馬鞍山礦場的風貌展現市民眼前,對馬鞍山這個新市鎮另有一番體會。書內多幀圖片均極具珍藏價值,無論是成長於哪個年代的市民,也可從圖片中窺見礦工的苦與樂、礦場的興與衰,深切體會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生活狀況。

 

倘若本書仍有錯漏之處,唯望各界不吝賜教,編研小組在此深表謝意!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編研小組
二 ○○ 三年七月

題辭
當年情
別有洞天
鞍山天與地
馬鞍山三寶
後記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