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礦場歷史建築
歷史風物節目
馬鞍山三寶
香港石林
馬鞍山的地質

馬鞍山礦場歷史建築

首頁 > 鞍山特色 > 馬鞍山礦場歷史建築

馬鞍山鐵礦場

 

2016年4月18日,古物諮詢委員會決定將馬鞍山礦場五個建築評為二級及三級。

 

二級歷史建築:

 

    

 110ML礦洞外牆(60年代)   240ML礦洞外牆

 天主堂(聖若瑟堂)建築群 


三級歷史建築:

 

選礦廠(60年代)  

信義會恩光堂

礦務居地構築物

 

歷史價值

  • 馬鞍山由一個荒蕪偏遠的採礦小鎮,蛻變成一個人口密集的現代化新市鎮。冠絕一時的礦場生產線、來自五湖四海的礦工生活、山上小社區的結集形成、教會慈惠事業的發展、礦場的起落興衰,到新市鎮的發展,幾許人和事,悲歡離合,一點一滴,都具有深厚的社會、教育及保育意義。綜合起五個建築項目,能夠呈現礦場完整的面貌、礦工生活與教會的緊密社區關係。
  • 馬鞍山鐵礦場於1906年已經開始有人進行探礦活動,根據紀錄在20世紀初期,由Hong Kong Iron Mining Co. Ltd.經營。1931年,政府發出了一張為期 50 年的採礦牌照予華興礦務有限公司經營礦場。1940年,礦場再轉手至華南製鐵有限公司。日治時期,日本人繼續開採鐵礦。1949年,由本地公司大公洋行接手經營礦場,為提高生產量,與日本人合作並引進坑道開採技術,成為香港戰後首間與日本人合作的企業。
  • 240ML坑道、110ML坑道及選礦廠代表著採礦及運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是礦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見證礦場繁榮的發展。110ML坑道於1963年10月17日正式開通,當日冠蓋雲集,並由勞工兼礦務處處長主持通車儀式,本地報章均有報導。
  • 天主堂建築群與恩光堂同樣是香港唯一以礦場工人及其家人為服務對象的建築,分別記錄了天主教教會於國共內戰後在香港的繁榮發展,以及基督教宣教士於戰後由中國南下到香港宣教的歷史,恩光堂更是香港信義會在香港自建的第一所禮拜堂。
  • 天主堂建築群:「馬鞍山礦區中的這一組宗教建築,在歷史上及建築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歷史上,一個為照顧當時貧窮無依的社區,用不多的經費,數名神職人員的力量,能夠建立一個十分完善的建築群,來照顧社區中教育、醫療及心靈的需要,實在是十分難能可貴。」(《鞍山年月》p112-115)。

 

建築價值

  • 240ML坑道、110ML坑道、選礦廠均屬於功能主義的建築,配合電動機械作全天候運作,記錄了香港採礦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發展。240ML及110ML坑道外牆及選礦廠是礦場的重要地標。
  • 240ML坑道乃依山而建,坑道口座向配合季節性風向,達自然通風效果,在110ML坑道未開通前,大部分採集所得鐵礦石均通過此坑道送出。1963年110ML坑道建成後,即成為礦場的主電動運輸道,基本上所有採集所得鐵礦石均通過此坑道送出,再配合選礦廠電動機械全天候運作,礦場的生產量由此推至高峰。
  • 天主堂建築群和恩光堂的建築簡潔實用,是香港於五十年代現代建築風格的典型例子。
  • 天主堂建築群部分結構是使用「土磚建築」,面對當時社會資源匱乏,展現了自發自力建築的風格。
  • 天主堂建築群是香港小型教堂的典型例子,其空間布局和歌德式尖拱設計,盡顯教堂的特色,它擁有不同功能的建築部分,包括教堂、神父樓、修道院、診所、學校及操場等,完備且具規模,是構成山上社區的重要部分,馬鞍山礦場的一個重要的地標。

 

組合價值

  • 馬鞍山礦場在高峰時期,一個小山頭有多達伍仟人聚居,除礦場設施外,具備一個小市鎮所需的設施,有教堂、學校、街市、店舖、理髪店、茶室、牙醫、露天手搖電影場、醫務室、宿舍等,所有建設都衍生自一個大型的工業生產規劃,形成一個獨特的小社區。
  • 擬議評級的五個建築物與整個礦場有高度的組合價值,與礦工的生活息息相關。
  • 110ML及240ML坑道是地下採礦的核心建設,外牆標誌著坑道出口位置,選礦廠則是生產精礦的關鍵配套,與整個礦場有高度的組合價值;天主堂建築群與恩光堂組成一個別具規模的宗教文化圈。透過這幾項建築物,基本上能完整呈現馬鞍山礦場的歷史與人文面貌。 

 

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

  • 馬鞍山曾是香港礦業的龍頭,是境內礦山開採史上最重要的一頁,見證著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以及中國在1949年的大時代變化。當年適逢中國政權易手,大批難民湧入,機緣巧合地造就了香港礦業興起,為馬鞍山礦場注入了密集的勞動資源,而聖方濟會及信義會也先後在該處開展慈惠事業,照顧山上礦工及其家眷。
  • 70年代中期,由於受到世界鋼鐵價格下降、外國質優礦產競爭和缺乏日本訂單等因素影響下,馬鞍山礦場終於在1976年停產,並於1981年採礦契約終止時正式結束,歷時七十載。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馬鞍山新市鎮亦隨之發展起來,隨著經濟活動的轉移,礦場結束後,市區的多個大型發展承接了礦場部分的勞動力,礦場的人口亦因此急速減少。
  • 110ML坑道、240坑道及選礦廠代表了礦場於五、六十年代採礦業革命性的大躍進,展示了香港金屬礦業的盛況,是香港礦業和重工業發展的重要部分。
  • 礦場的歷史雖然已退出了現實生活的舞台,但確是香港歷史的重要一頁,同時可以獨立成章,訴說一個社區的發展脈絡和發展歷史,是一套完備和有意義的香港本土歷史教材。

 

保持原貌程度

  • 五個建築物沒有經歷改動,非常完整地保存下來,原貌得以保持。
  • 110ML及240ML坑道外牆結構清晰可見,原貌保持完整,選礦廠機器早已撤離,部分結構已被拆卸,但基本結構仍然保存下來。
  • 天主堂建築群沒有經歷重大改動,非常完整地保存下來,原貌得以保持。恩光堂於2015年進行了復修及活化發展成為恩青營,有常規保養打理。

 

罕有程度

  • 馬鞍山礦場範圍內的建築物有很多,其中240ML坑道外牆、110ML坑道外牆、選礦廠、天主堂建築群及恩光堂,都是馬鞍山礦場的核心地標建築,清楚記錄了香港礦業發展史,以及採礦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宗教慈惠事業在香港的蓬勃發展,能夠清晰說明整個礦場的生產運作。
  • 240ML坑道外牆、110ML坑道外牆、選礦廠,最能夠代表香港礦業興盛發展的遺址,是香港現存絶少數的礦洞遺存部分,象徵香港礦業的革新與進步,尤其是當中的110ML坑道外牆及選礦廠部分,具有十分高的代表性、唯一性和獨特性,因此極其罕有。
  • 天主堂建築群及恩光堂的建立和結束,與馬鞍山礦場的興衰有著緊密的連繫,是昔日居民主要的活動場所及社會設施;尤其是天主堂建築群部分,其建築簡樸,但十分完整且具規模,在香港極其罕有。
  • 「天主堂建築群不是裝飾華麗、用料昂貴,但其合理的設計,實用空間,及少許畫龍點晴式的裝飾,都展現了自發自力建築的風格,這在香港是十分罕見。」(《鞍山年月》p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