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情
回望礦場
開墾礦場路
一代炮王
血汗見證
生活點滴
越洋工程師
女人禁地
為人所尊-張渤老師
我們的童年
唯一的交通車
八十年代的蛻變

開墾礦場路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嵗月》 > 當年情

選礦的機器組件運抵馬鞍山礦場
公利運輸公司用開斗貨車把礦粉由礦堆運至駁船,再轉至大船
余榮業生生(左三)與員工於礦洞內的臨時辦公室
礦場主任余榮業生生(中)
大公洋行股東之一余榮金先生(前排中央)
1963年10月17日,勞工兼礦務處處長亞歷山大主持100ML通車剪綵儀式
110ML坑道開幕,日方代表親臨礦場到賀
接載嘉賓的專船
載滿礦石的電動火車,由110ML坑道使出
由露天開採漸進為坑道開採
100ML的原始面貌,開掘工程仍在進行中
日本技術人員與大公洋行職員於100ML坑道口外合照,包括日鐵礦業的社長(右二)
110運輸坑道開幕
「技術卓越」,大公洋行贈予日鐵礦業技術人員的紀念品
大公洋行致送紀念品予日鐵礦業代表
100ML坑道開幕,嘉賓雲集
選礦廠的設備

余榮業先生─余伯伯,在馬鞍山礦場擔當管理層角色,1962年至1964年,以義務形式出任大公洋行礦場主任,並擁有公利運輸公司,承包大公洋行之鐵礦運輸業務,引領礦場進入生產高峰,期把礦場營運推上軌道。

 

第一回:礦場主任余榮業見証礦場成長


大公洋行與公利運輸的伙伴關係

 

公利運輸公司由余榮業先生與朋友鄧丁森先生於1954年合股成立,承包大公洋行之鐵礦運輸業務,負責將礦場採得的鐵礦轉運落大船,程序為先將已篩選的礦粉堆在一起,用開斗貨車把礦粉由礦堆運至駁船,再轉運至大船。大船停泊在烏溪沙海對出,即三杯酒附近。

 

在礦場未建成110ML運輸坑道前,公利運輸公司同時負責將山頂開採所得之原礦石,付運至選礦廠,肩負整個生產流程的運輸工作。

 

創業之路─中日友誼發展歷程

60年代初,大公洋行發覺採礦工作進度久理想,欲整頓管理及加強興員的溝通。當時40多歲的余榮業先生應兄長余榮金先生之邀請,於1962至1964年間以義務形式,出任大公洋行礦場主任一職。大公洋行在1949年取得礦場經營權後,漸將生產推向高峯,所以大公洋行是馬鞍山礦展之重要里程碑,它更是首家於戰與日本通商的本地公司。

 

一.中日合作起步點─磁鐵礦價值高

馬鞍山為一磁鐵礦山,而磁鐵礦是煉優質鋼的重要素材,故甚具商業價值。當時日本人對磁鐵礦需求極大,日本一家大型公司「八幡製鐵株式會社」(下簡稱 「八幡製鐵」)正是礦場的主要買家。按日本商務實例,大型公司不會親自出面洽談業務,所以八幡製鐵便以一家較小型的公司「日鐵礦業株式會社」(下簡稱「日鐵礦業」)與大公洋行合作。所以日鐵礦業可說是八幡製鐵的礦粉供應商。

 

二.第二步─礦場引入日本開採技術及資金

大公洋行於1949年接管礦場後,仍以原始露天挖掘方式採礦。兩家日本公司了解露天開採成本較高,而所得鐵礦石成分參差,更會積存大量劣質碎礦石,需要買地放置,於是大公洋行在1953年與日鐵礦業簽訂合約,引進其開採技術反資金以改良礦石質素,及提高採礦效率。

 

1954年,日鐵礦業正式於香港島設立事務所,率先在馬鞍山引入坑道開採方法。由於中國工程師及大公洋行聘請的員工,均沒有坑洞開採經驗,日鐵礦業便安排日本技術人員來港協助,是採礦技術上的第一項突破。

 

另外,成功提高煉礦成分,是採礦技術的第二項突破。礦石要煉至成分均勻,便需要機器協助。八幡製鐵於是透過日鐵礦業為大公洋行提供開採技術及資金,出資五十萬美元購買一台開採機,並增設選礦廠,提高煉礦質素。除實際採礦技術外,礦工進入礦洞工作的全套裝備也是日本製造,由大公洋行向日本購入,然後供應予礦工。礦工所配載的安全帽十分堅固耐用,即使50磅的重物墜下,也不會砸傷頭部,保障礦工安全。

 

三.第三步─良好合作關係

隨著集方的合作關係越趨緊密,漸漸建立起友好的伙伴關係。日本出資購買機器,大公洋行便逐步從出口礦粉中扣除貸款,直至礦場關閉,最後所有機器一概贈予大公洋行,隱隱流露出一份人情味。余伯伯還訴說了一則小故事:

「當時公利運輸擬向日本公司五十鈴購買首批運礦貨車,後因價格高昂而放棄,改為向本地公司購買。轉眼十數載,公利運輸公司有感五十質素較高,而再作垂詢,雖然是次訂購十多輛貨車,但五十鈴不但沒嫌棄數量少,反而給予折扣。其實戰後的日本人普遍悲觀,自我價值抵,他們認為中國人並無介懷他們曾作出的霸道行為,加上公利運輸公司是東南亞首家向他們訂貨的客戶,因此特別給予優惠價。」

 

四.第四步─友情繫職工

余伯伯認為礦場10年的最大改變,是由露天開採轉變為坑道開採,而日本工程所提供的協助可謂功不可沒,負責不同工序,如土木、礦治(開採、煉礦)等的日本工程師分批來港,高峰期多達8人。隨著本地礦工採礦技術漸趨成熟,後期來港1的工程師已縮減至4人。另一方面,大公洋行於1958年,亦派員往日本實習,互相切磋交流。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中日職工如何共處?余伯伯憶述:

「雖然他們居住於馬鞍山的日式宿舍,但工作時沒有階級、種族觀念,在數名翻譯協助下,不論大小老弱也很『老友』。言語不通時,唯有靠手勢『搭夠』。其實他們也略懂漢字,加上相處日久,我們學懂數句日文,他們又說些廣東話,絕對可打破語言隔閡!

 

余伯伯笑著回首往事:

「每年大公洋行均舉行歡聚餐會,他們會到台上高哥助慶,舉杯暢飲,十分愉快。新曆年除夕,我們也按日本習俗,大家拿起棍棒對著日本年糕『你樁一下我?一下』。他們日常亦會與職級較低的礦工溝通,肩並肩吃饅頭、白粥,這便是中日文化交流,大家相處極為融洽。』


第二回:礦場是吾家?養活五千多人的一處地


礦工投身馬鞍山礦場工作,一處小山頭驟然成了礦工的家。余伯伯憶述露天開採及坑道開採兩段時期,以礦場為家的礦工人數及居民有很多分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大量難民湧入香港。適逢礦場利用原始的靈天開採方式,需要密集勞力,全盛時期礦工多達二、三千人,礦工籍包括客家、潮州、四邑、山東、廣東等。若總計礦工及其家屬,以及於村內經營茶館、士多的居民,高峰期應有5,000多人。

 

1957年,礦場由露天開採慢慢轉為坑道開採,由於添置不少機器,人手需求減少,加上部分礦工無法適應於坑洞內工作,至1959年,礦工人數跌至約1,000人。其中以籍貫客家及四邑的礦工感力有不逮,遂離開礦場而另覓工作,餘下大部分為河北、河南、湖南等籍貫的礦工。

 

第三回:高手雲集─礦場人才匯聚

1949年來港的難民中,不乏知識份子,其中有國民黨時期的技術人員、飛機廠廠長、化學工程師、空軍管理層、軍人、軍隊師長及政客等等,可謂人才濟濟。余伯伯坦言:

 

「或許是來港的難民中,不少懂爆破、運用火藥等專業技術人才,從而提高採礦效率。就如佑名人士震雄機械董事長蔣震也曾落腳於馬鞍山!」

 

余伯伯更自豪地說:

 

「當時的人很『叻』,在開掘100ML時,一條長約2,000米的坑道,為節省時間,便從相對的方向挖掘,到最後,竟然非常準確地銜接,以當時的儀器及測量技而言,能計算得這麼精確,實在很難得。」


70年代初,多家大型建築公司進行「打籠」(即開掘隧道)工程,如地鐵公司更求才若渴,當時一名「炮王」(即爆破員)的月薪千多元相比,無疑是極大差距,於是吸納了不少礦場的爆破人才。但知識份子亦有無用武之地的時候。當時曾有兩名懂德文的德國留學生在港無法覓得工作,無奈於馬鞍山信義會教堂當難役,負責掃地抹黑板等勞動工作,猶幸大公洋行獨具慧眼,聘用兩名留學生於寫字樓當機械圖員,此惜才之舉實為日後礦場迅速發展的推動力。

 

大公洋行小資料
1 本為山入口公司,業務範圍甚廣,包括出入口貿易、買賣洞油、於馬來西亞經營錫礦等。
2 公司及旗下礦場架構簡單
3 為戰後首家與日本人合作,亦是首家申請日籍工作人員來港的本地公司。
4 股東之一的余榮金先生現年近101歲,長居美國。
題辭
當年情
別有洞天
鞍山天與地
馬鞍山三寶
後記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