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掌故
沙田一名的源起
瀝源與香木
望夫石
清初遷界對瀝源之影響
瀝源之地理環境及其經濟關係
瀝源村民的日常生活
瀝源對外交通及買賣

瀝源村民的日常生活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地方掌故

起居生活


「瀝源」村民大致分為兩類──本地和客家,前者多於明末或清初自內地南移定居,而後者多於清初復界後搬來;前者由於較早定居「瀝源」,故多建村於近水源以及較肥沃的土地上,如「積存圍」、「小瀝源」、「田心圍」及「隔田」等村便是,由於後者遷來較晚,故往往只能建村於山邊、山腰甚至山頂處,一些則鑑於人丁稀少,不欲居於由本地人建立的大村之旁,以免遭受欺侮,又或許避免海盜侵擾,故選擇較高處定居。

 

 

村民昔日的地契

 

 

 

村民主要從事耕種維生,自給自足,當人口增加而發覺耕地不足時,部份則遷離原村,分支往他處,此一情況極為普遍;亦有自太公建村後,繁衍日多,做成房與房之問出現磨擦,或因經濟利益之衝突而引致兄弟閱牆,最後,失勢的或有所不滿的,便捨原村而往別處另謀發展。因此,在「瀝源」各村的歷史源流中,可發現有不少村落是同出一脈的。

 

可能由於地域觀念關係,本地人與客家人之間一直存有隔膜,而客家人多受歧視,尤其是貧窮者。由於客家人多建屋於較偏僻或土地較為貧瘠的地方上,故生活非常艱苦,村民普遍都是窮困的。

 

不過,客家人可能由於天性克儉,往往默默耕耘,辛辛苦苦地將金錢積蓄起來,然後向較為富庶的本地村民購買田地,故後來有部份客籍村民得以從山上搬往山下或較肥沃的土地上居住,可能有些本地村民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是客家人搬來佔據了他們原來的土地,於是後來便流行了一句俗語,稱為「客家佔地主」。

 

當英國人租借新界後,在 1905 年便作了一次土地登記,並發給紀錄以玆證明,當時所有耕田的都自動成為了該塊田地的擁有人,不論其是地主抑或是租戶。

 

村民居住的房屋基本上由磚及石砌成,上蓋瓦,大門上貼有門神,兩旁貼有對聯。進門後可見灶置於一邊,另一邊為沖涼間,中為廳,廳後為房問,且有閣樓,用作放置雜物之用,屋前多建禾塘,用作曬禾及草等,亦為聊天及練武之地。

 

祠堂是村民供奉祖先的地方,亦是村民舉行祭祀、慶典和議事的場所,遇上村裏有什麼糾紛,亦會在祠堂中進行解決,及後,更被利用為書塾,以供村中子弟求學。可是,女性則往往被拒諸門外,皆因重男輕女觀念重之故。

 

 

經濟活動

 

不論是本地人或客家人,基本上是以從事務農為業,其中以種禾為主,亦有兼種其他菜果,基本上作自用,出售的並不太多,有些人家倘因人手不足而田地又多的話,則會將部份租予他人耕種。

 

另外有不少村民,特別是家境清貧的,多乘農閒之際,上山斬柴和割草,部份除留作自用外,其餘的則向外銷售,以期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村民斬伐完畢後,便擔回村中,多放在村前空地或屋前之禾塘處曬乾,晚上將之札妥,於清早便擔往九龍出售

 

 

村民使用風櫃來分穀

 


村民插秧情況


村民利用禾桶及禾簾打禾


村民正忙於收割



本來,村民在山中是隨意斬伐的,但自英國租借新界(公元 1898 年)以後,香港政府便禁止村民斬伐雜樹作為柴,只許村民斬伐松枝,更需納糧領牌,稱為「松山牌」,將每村附近山頭劃分清楚,各村不可超越範圍,通常領牌後需繳付一定之費用。村民擔柴往市區出售的,一般強壯的可擔一百斤,較弱的亦可擔至六、七十斤,每次可賺數角至一元不等;據知,市場中有一公秤,買賣雙方均需付出少量費用給予公秤持有人。在回程時便順道買回必需品,如糖、油和鹽等。

 

除耕種和斬柴後,亦有飼養家禽的,飼料多採蕃薯藤、芋筴或海茜等,家禽多作自用。至於豬肉,也只有在喜慶日子時才有得吃,平時村民一般只養一或二隻,貧窮者更採用「輪仔」的形式,即由數戶人家輪流飼養,以減輕負擔,待新年時或喜慶時才宰割平分;而村民所養的牛隻,如屬好種,也只是一年生一隻,通常村民會將小牛出售,而村民是不會將牛隻宰割作食物的,因為牛隻乃是村民從事經濟活動的得力助手,更視之為財產的一部份。

 

 

節日特式

 

至於食物方面,村民除以米作為主糧外,其餘的食物包括蔬菜、蕃薯等,基本上是自供自給的,另外還有吃自己醃的鹹菜,以及乘水退時在沙田海所捕捉得來的海產等,飲食相當清淡,只有在新年、正月十五、清明、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以及婚姻嫁娶時,才會享用較豐富的食物。

 

新年時,各家各戶都會泡製年糕和茶果,而且在拜年時,亦以年糕作為禮物,互相餽贈;正月十五時,有所謂元宵開燈,依照傳統慣例,凡於正月十五日或以前已滿月之男丁戶,皆可於元宵佳節之日,在祠堂「開燈」,一則為酬謝神恩,二則為慶祝添丁之喜,即使並非新添男丁戶,亦有藉此還神和一起湊熱鬧的。

 

 

懸於祠堂的大花燈


一般來說,各村會自設大花燈一盞,是為「公燈」,由「太公」撥款(即該村之公款),另外新添男丁戶各自設一盞,花燈或由村中兄弟代為紮作,也有找紮作師傅代做的,不過價錢稍為昂貴,所以,有些家境不太富裕的新添男丁戶會留待明年或遲幾年後,待環境好轉,才補行「開燈」儀式。

 

在正月十五日當天,村中長者及各新添男丁之父親都會準備就緒,吉時一至,大夥兒便抬著花燈或攜備三牲果品,燒著炮仗地往村中的廟拜神,然後回祠堂祭祀,並燃點花燈慶祝,各新添男丁戶的花燈亦會掛在祠堂裏,過後便會自行取回家中掛起。

 

祭祀過後,各新添男丁戶便會分頭宴請親友,也會在祠堂內外,利用大鑊大灶烹煮食物,與村中叔伯兄弟暢飲一番,異常高興和熱鬧,亦有利用「大公錢」,實行「大公分豬肉」,務使皆大歡喜。

 

至清明及重陽節時,村民亦相當重視,往往藉掃墓以表對先人之孝道,是為春、秋二祭。不過,客家人多於重陽節才往掃墓,只有在拜新山時才選擇清明節。拜祭之前,村民便齊集於祠堂,一起出發,往先人墓前拜祭,掃墓之後,更會用大鑊煮食,一併坐在地上吃用大盤盛載的食物,稱之為「食山頭」。

 

而端午節來臨前,村民則自行包裹粽子來吃,不過,並無舉行龍舟競渡,今天沙田區的龍舟競賽是在 1984 年才開始的,較為隆重其事的村落則只有「積存圍」,在端午節的前一夜,該村村民例必在榕樹頭處搭棚演手托木偶戲,三晝連宵,但是在五十年前已取消了。

 

至於中秋節,村民一如今人一樣地慶祝,另外一些更會紮作孔明燈,燈呈圓筒形,中間燃點著浸過油的元寶,利用熱氣澎漲之原理使燈升空。此外,更有些村民會弄些請神把戲,男性會請掃帚神、八仙或桌仙,而女的則會請三姑神。

 

請神時,每人口中唸唸有詞,一方而握著掃帚,一方面不斷唸著咒語,直至神靈附體,便在禾塘處大耍功夫,舞刀弄劍等。


請掃帚神時,村民便唸以下的咒語:「 你話唔神亦有神,舉頭三尺有靈神,來就來,語好俾四邊人破衰,鐵打燈心有點燈,石頭無火化成灰,久有長麻比你著,又有短麻比你燒,長麻跌落長江水,短麻跌落手巾絮。 」

 

而請八仙或桌仙時,則會將八仙檯反轉,中間放置一碗水,由八人推著抬腳順時針般地轉動,一邊又唸起咒語:「 降降降,降起仙君來扶持,扶持保祐生太子,生起太子幾多歲,七十二歲為老師,第一位漢鍾離,第二位韓湘子,藍彩和、果老、洞賓同捉棋,首先過河曹國舅,含恩噴水尾,鐵拐李,手執火胡盧,一燒燒到底,二燒燒到泥,燒死魚仔蝦公令別承無繼,便宜者,又能幾百千斤,荷仙姑,青天白日白神仙,二龍眼掩,手足兩舞青泥深。」

 

女性請三姑神時所唸的咒語則是這樣的: 「三姑姐,三姑娘,金櫻姐,落壇香,落壇香,做乜事,有親有戚尋親戚,無觀無戚遊花園,一碗水,白媚媚,飲過碗水就還陽。 」

 

 

消遣娛樂


其實,女性在昔日基本上是沒有特別的娛樂和活動,而且地位低微,大多數都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女性是相當樸實和勤儉的。未出嫁前,當然在家中協助父母,出嫁後,一樣是辛勤地工作,絕不會比鬚眉男子遜色,她們平日有下田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至於上山斬柴、割草和擔出市區出售的,女性亦大不乏人;雖然女性並沒有享有什麼特殊的地位或權益,但在經濟活動方面卻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

 

男性與女性一樣,大約都是在十歲左右便開始參與工作,年幼的往往會負責放牛和做些較瑣碎的事務,家庭環境許可的便會隨老師學習,但至多也是讀三、四年書而矣。

 

呈蝶形的紙風箏

 

 

娛樂方面,當然不及現今的多姿多采,村童不外是跳板仔(類似現在的跳飛機遊戲)、玩俗稱畫子的拋石仔遊戲、捉豹虎(或稱金絲貓)或蜻蜓、打雀仔,亦有乘水退時在沙田海捕捉海產,其餘的如在溪水中游泳、跳繩、踢毽等。較為特別的還有打梆子(即是利用一枝長木棒來敲擊一枝短木棒,以令該短棒彈起)來鬥遠;另外還有所謂偷青,即逢正月十四日,村童便會到別人的田偷菜,並故意留下痕跡讓別人知道,這樣,偷菜者一家明年的收成便會很好的。至於較為富庶的「曾大屋」之村童,後期所玩的已有乒乓球、排球等球類遊戲,不像其他村落仍處於打波子的年代。

 

村童亦有放風箏的,不過放風箏並不是小孩所專美的,成年人也有玩的,而且還很特別,不過只是「積存圍」及「徑口」村的村民擅長紮作這類特別的巨型風箏,放時需動用數人之力才可以操作,否則連人也可能一起被扯到半空中,放風箏多在重陽節時期,因當時天氣比較適宜。

 

成年人並非經常放風箏的,多在工餘時,便會聚在一起聊天,年長者會向孩子們講故事或灌輸一些基本知識,另外還有打天九、玩十五糊、牛牌和東莞牌(俗稱客家牌)等,亦有吸煙的,不過,能吸雅片的,則只有富貴人家才行。

 

村民另一種消遣就是唱歌了。村民唱山歌除了在空閒時作為一種娛樂外,亦有在工作時,如下田、上山斬柴或擔柴往市區出售的途中,引吭高歌,其中還有不少練得一副好歌喉。每當農忙或秋收過後,村民便會高歌以作輕鬆,而在「徑口」流行的一種類似粵曲的昇歌,據說是源自東莞縣,其中一首頗有趣的,是描述鄰近四條村落的:「 徑口好排場,田心好婦娘,大圍好圍牆,隔田好魯將。 」

 

許多時候,由於男女均有下田工作,甚至上山斬柴和割草,以及擔柴往市區賣,於是山歌往往不是單方面獨唱,而變成一問一答的對唱,例如以下的客家山歌便是。

 

女方會問:「 奸狡是奸姣,嘍囉是嘍囉,山上趕牛一百隻,問你嘍囉計幾多? 」

 

男方便答:「 三十三隻趕上山,三十三隻落深坑,三十三隻田中駛,還有一隻在牛欄。 」

 

女方又問:「 因乜何事趕上山?因乜何事落深坑?因乜何事田中駛?因乜何事在牛欄? 」

 

男方再答:「 黃牛食草上高山,水牛浸水落深坑,大力水牛田中駛,還有懷胎牛乸在牛欄。 」

由於一唱一和,令至不少青年男女得以結合,山歌結良緣,在昔日的「瀝源」中,的確大不乏人。一些互表心聲的山歌,相信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還隱約記得的,如:

 

男方會唱:「 紅花跌落白花林,開口問娘何處人,開口問娘何處住,等郎上落好跟尋。 」

 

女方如表示接受對方的,便答:「 你唔識我嗎?亞哥,我係沙田大圍個,我屋門前有棵萬壽果,我會聯郎返屋坐。 」

 

倘若女方首先對男方表示好感的便會唱:「 亞哥那邊妹界邊,隔河隔瀝樣邊聯,絲線探橋離水面,亞妹敢過哥敢聯。 」

 

而男方的回答則是:「 上盡高山望盡海,腳踏蓮花朵朵開,腳踏蓮花開九朵,還有一朵等娘來。 」

 

 

傳統教育


在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中,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基本上只有男性,即使男性也並非每一個都是那麼幸運的,「瀝源」也不會例外。早期的「瀝源」村童往往只能從長者的教導中,學到少許基本知識;況且,以務農維生的只需身壯力健已能應付日常工作所需,無需飽讀詩書。

 

後來,部份村落及人家漸漸富庶,開始有能力負擔子弟求學,於是便禮聘一些老師宿儒回來任教,上課地點多在村中祠堂,學生除自行搬檯椅往上學外,亦需父母以金錢或米糧作學費,但許多人家均不能支付。在傳統私塾式的教育中,所教授的內容不外是三字經、千字文、孟子和論語等,就算普通常識也不多,而且學習主要著重記憶和背誦,大部份學生可說是不求甚解。

 

村民不單希望子弟能夠充實自己,更希望他們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這點正是傳統中國社會中,普遍人家的心態。能考取功名的,在「瀝源」各村落中,也大不乏人,有跡可尋的,似乎以「積存圍」韋姓人家佔最多,所有能顯示個人功名象徵的,多置於祠堂中,除表示光宗耀祖外,亦作為鼓勵後人努力奮發。

 

雖然,在各村私塾中任教的老師,多從內地請來,但是,在十九世紀,「瀝源」倒也出了幾位甚有名望的老師。「小瀝源」的蔡廷輝老師和吳耀章老師,均曾受業於「積存圍」的吳有梅老師,可謂名師出高徒,他倆人不單在「小瀝源」任教,更有在他村作育英才;另外,位於「瀝源」西北部的幾條村落,雖然坐落山上,村民生活艱苦,但亦是人才輩出,例如「山尾」的三位老師洪道英、洪道良和洪道青,還有「竹枝詞」的作者──「九肚」的羅文祥老師和「石古壟」的許永慶老師,他們都曾在「瀝源」各村任教。

 

 

習武之風


雖然村民並非每一個都有機會受教育,但是習武之風卻很盛。通常每一條村都會聘請教頭來到村中傳授武術予村中子弟,村民習武之主要原因為強身健體,更可禦防盜賊及作自衛之用,何況許多時候,村與村之問一旦發生斜紛時,亦有足夠人手應付;另外,教頭們亦會教授舞麒麟,並於喜慶節目中表演助慶,以示隆重。村民多於農閒時習之,而禾塘則成為習武之場所;據村中父老相傳,「田心」村的麒麟隊算是最著名的一隊,而「黃泥頭」的武術亦曾名躁一時。

 

 

醫療問題


從前,一來醫學不昌明,二來又缺乏醫生,所以,村民一旦染上疾病,往往都是依靠一些世襲下來的治療方法,上山採山草藥來吃,通常遇著普通的病可能還可應付得來,一旦遇上自己應付不來的,惟有去到伯公廟前,祈求神靈庇佑,亦有往找仙婆或麻婆求符及符水治病的;據說,在剪刀還未有普及時,接生的竟然用瓦片來代替呢。

 

 

遇有疑難時,村民往伯公廟前禱告。

 

 

 

倘若病情嚴重的則必須往市區看醫生了,但是,一方面路途遙遠,另方面費用昂貴,所以能赴九龍求醫的,實為數不多。雖然,村中亦可找得郎中,但整個「瀝源」中,真正諳醫術的,可謂寥寥無幾;當郎中替病人摸脈後,會替其開藥方,但需要往深圳或市區執藥,後期則前赴大埔,稍後則可在「禾輋」的一間由「曾大屋」村民所經營的三和藥材舖購買即可。不過,有時若有長輩病重或家中遇有不幸的話,便可能會娶媳婦來充喜,在此情況下,結婚的男女可能只有十歲八歲呢!

 


婚姻嫁娶

 


除父母之命,媒酌之言外,「三書六禮」當然也是少不了的,由於村民大多迷信,故亦聘得堪輿代為擇吉,然後才舉行婚禮。沙田區昔日的婚姻,基本上各村均大同小異。由於村民認為婚姻嫁娶乃人生大事,故甚為著重,於傳統樸素而平淡的鄉村生活中,增添了不少色彩和熱鬧氣氛。村民頗重視門當戶對的舊傳統,且多是盲婚啞嫁,往往由媒人說親,不過客家人嫁娶對象均多為客籍人士,而本地人亦鮮與客籍人士通婚。

 

新娘的嫁妝如「梳妝檯」、「洗面盤」、「子孫桶」、「龍鳳被」及「木槓」等,會於結婚前已送到男家處。在迎親前,村中兄弟等會自動前來協助,如搭棚、拉掛帆布帳、築灶以作煮食之用、清理及搬運各種食具與檯櫈 及一切有關事宜,於酒菜亦是同村兄弟準備及烹煮,各人並無工錢,純為鄉情觀念重之故也。

 

 

 

客家女士出嫁時用的嫁妝

 

除極少村落如「九肚」外,大都於新婚時連吃三天,雖則擺酒三天,耗費不少,但倒見其隆重和熱鬧。迎親前一天稱為「開前門」乃是請村中兄弟將豬肉、米、海味及酒等禮物,由媒人帶領下,搬到新娘家中,即俗稱過大禮,然後宴開多席招待村中所有協助的叔伯兄弟,以表謝意。

 

翌日為「正日」,必派轎往迎親,配以八音,亦有一些會嘲等那些不坐轎的新娘,不論其是行路或坐車的,稱之為「半路婆」。轎可分為三等,有錢人家會用山八人抬的「彩轎」,比較富麗堂煌而又能顯示出其身份與地位,次為四人至六人抬的「花轎」,一般中等人家採用,至於較窮的則採用二人所抬的「木轎」,又稱「過山轎」,由於較為輕便之故,所以適宜行走山路,因此,居於山腰或山上的村民亦多採用;以往村民如需要租用轎的話,必須前赴大埔,因為整個「瀝源」只有「赤泥坪」可租得「木轎」和八音樂師。亦有特殊情況而不用轎的,地處較僻的村落如「大水坑」,若用轎往較遠處迎親會相當費時,況且地近沙田海,故多用船代之。

 

昔日婚宴,不必發帖,村民自動赴宴,村外親友亦如是,賀禮有金錢,亦有送物件或食物等代替,多在新娘過門前已到達。當日新郎穿著長衫,頭戴毡帽,簪花掛紅,等候新娘到來,當新娘坐轎將到之際,村民即燃默幾串高懸的炮仗,以示慶祝。當身穿鳳冠霞佩的新娘踏出轎門之際,即山一位夫婦雙全而兒女又全健在的村婦背孭著返入男家。


經過一番拜祭儀式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宴親朋,席數多少不定,但全用「八仙檯」即每桌八人,吃的就是所謂「九大簋」,菜式並無劃一,但基本是有豬肉、雞、燒肉、冬菇、粉絲、蝦米、腐竹、魷魚、菜等,取其「長長久久」之意,或許較窮人家會改為六道菜式,一來較便宜,次亦取其「六六無窮」之意也,最後一天所食的較簡單,主要是多謝各方親友前來道賀,之後,主人家將送別各親友,整個新婚過程亦告一段落。

 

由於結婚所耗極多,故有借錢以成好事者,亦有賣田或賣屋的。另外,亦有部份人家收童養媳的,但為數不多,通常是女孩家庭極貧困,難以養活,加上男孩父母恐防將來無錢娶媳婦,故行此法;此情形通常由親戚作介紹,男方付出少許金錢予女方,便算買了一個小媳婦,況且,養大女孩之後亦可增添人手幫助工作。

迎娶用的木轎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