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掌故
沙田一名的源起
瀝源與香木
望夫石
清初遷界對瀝源之影響
瀝源之地理環境及其經濟關係
瀝源村民的日常生活
瀝源對外交通及買賣

清初遷界對瀝源之影響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地方掌故

宋、元、明以迄清代,均有海盜在廣東省沿海一帶為患,順治三年,山賊李萬榮盤據於今沙田以西,及至順治十三年,李萬榮始被降服。旋又因明朝遺臣鄭成功據守臺灣,並企圖聯絡廣東各省實行反清復明,清為斷絕沿海居民與鄭成功交往,自順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實行「遷界政策」,飭令南中國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五十里,「瀝源」頓成荒廢之地,一向盛於當地的香木業,亦隨之沒落。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經地方政府悉力募農,農民漸漸南遷,分別定居於大埔林村谷、沿大埔海北岸八仙嶺腳下及「瀝源」等。

 

 

宋、元、明以迄清代,均有海盜在廣東省沿海一帶為患,而較為大家所熟悉的盜賊,首推活躍於清朝嘉慶年間(公元 1796 至 1820 年)的張保仔了,至於他和他的爪牙曾否侵擾昔日的「瀝源」,在有關的史料中似乎並未有所發現,但是,有盜賊在「瀝源」出沒則是可以肯定的。

 

今日沙田的城門河和其上游的城門水塘,背後就是藏有一個與山賊有關的故事。清初順治三年(公元 1646 年),山賊李萬榮盤據於今沙田以西、針山以北的山上,設立城寨固守,並在城上列炮指向「淺灣」(今荃灣)及「瀝源」,主要因該處地勢極高,可以監視「淺灣」及「瀝源」沿海一帶的海上活動。

 

陳 伯陶之東莞縣志中有云:「 順治四年九月,山賊李萬榮犯新安大鵬所,據其城。十月,李萬榮劫茶山。 」而張穆之的茶山鄉志中亦謂:「 李萬榮等賊,傾巢自蓮花逕下,眾數千人,各鄉不能固。」

 

李萬榮之活動,一直持續至順治十三年(公元 1656 年),始被清兵降服。隨後,他於山上所建之城寨亦遭拆毀,期後所建之城門村、城門水塘以至城門河,皆因其所建之城門而得名。

 

旋又因明朝遺臣鄭成功據守臺灣,並企圖聯絡福建、浙江及廣東各省沿海志士,實行反清復明。時清政府未能制勝,故採堅壁清野政策,實行「遷界」,將南中國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五十里,自順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公元 1661 至 1663 年),先後三遷其界,居民被逼放棄家園田地,流徙他鄉,「瀝源」頓成荒廢之地,更淪為盜賊藏身之所。

 

而靳文謨之新安縣志(卷十三)則有這樣的記載:「 康熙三年八月,撫目袁四都不遵入界,潛於官富、瀝源為巢,四出流劫。 」、「 康熙十一年九月內,台灣巨逆李奇等率寇船流劫地方 …… 鄉勇官兵,協力擒剿,賊見勢難與敵,回奔無路,遂潛逃瀝源等山。 」

 

至康熙八年(公元 1669 年),沿海地方漸漸復界,惜原日房舍多被拆毀,故遷回者不多,靳文謨之新安縣志(卷十一)中,可見一斑,其謂:「 康熙九年,遷民未歸者尚眾,其一二新後殘黎,亦無廬舍棲止,欷歔久之……。遷移之苦,森故居之田里,剗所徒之蓬高 …… 及復歸,死喪已過半,幸而歸者,牛種無資,編茅不備,亦未易以安生也。 」

 

「瀝源」在遷界前本來盛產香木,但後嗣無人,至是亦成明日黃花;況且人口稀少,加上「瀝源」之復界乃遲至康熙廿三年(公元 1684 年),比起新界其他地區較晚,因此發展稍為遜色。

 

清政府為著開墾荒地,遂採其獎勵墾荒的政策,而靳文謨的新安縣志(卷九)中則謂:「 新安自復界以來,土廣人稀,奉文招墾軍田,客民或由江西、福建、或由本省惠、潮、嘉等處陸續來新安,承墾軍田,並置民業。 」

 

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經地方政府悉力招募農民墾殖沿海荒地,自廣東的東、西、韓各江流域及閩、贛二省的客籍農民,漸漸南遷,分別定居於大埔林村谷、沿大埔海北岸八仙嶺腳下及「瀝源」等。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