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
馬鞍山的社區特色
風雨年代 平淡生活
群策群力 共建社區

風雨年代 平淡生活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風雨同舟

馬鞍山的原居民大多是早期南遷的客家人,而最早來到馬鞍山礦場工作的也是客家人,亦有部份潮州人,這群來自粵北曲江富國煤礦的礦工因家鄉生活困難而來港謀生。二戰結束後,又有多個不同背景的群體相繼來到馬鞍山,例如因國民黨敗北而逃離內地的軍人,很多因未能前往台灣而只能投靠香港的親友,其後輾轉來到馬鞍山。隨著礦工人數與日俱增,宗教人士亦開始在馬鞍山傳揚福音,其中不乏外籍傳教士。除了華人和外籍傳教士外,在礦場服務的日籍工程師也曾短暫居住在馬鞍山。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群體漸漸地在馬鞍山形成了一個多元的社區。

 

儘管馬鞍山的居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語言習慣,但是他們卻相處得非常融洽,鮮有衝突。整體而言,馬鞍山是一個和諧安定、睦鄰友愛、治安良好的社區,這是政府以及不同組織和團體互相補足的成果。在這段時期,馬鞍山處於一個「大企業,大社會,大家庭,大毅力,小政府」的狀態。區內的企業和宗教團體是支援整個社區安定發展的主要動力,它們主動協助建設社區,滿足居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同時,鄰舍鄉里互助的精神和個人奮發圖強的意志,亦是區內安定和諧的主因。反觀政府只扮演輔助和監察角色,沒有主導社區發展,甚少投放和規劃資源以照顧居民,在必要時才介入規管。

 

碼頭區情景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