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水源
馬鞍山的社區發展
香港的早期移民
馬鞍山的客家村落
馬鞍山的本地村落
馬鞍山的漁村
馬鞍山礦業發展簡史

馬鞍山的漁村

首頁 > 鞍山歲月 > 《鞍山歲月-小城今昔》 > 木本水源

馬鞍山海岸線蜿蜒漫長,正北為烏溪沙咀山岬,東西分別為海星灣及渡頭灣(圖2.14a,b),二者地貌迥異。海星灣朝東呈布袋形,灣寬而淺,沙泥混雜,南端泥灘長有紅樹林;渡頭灣朝西面臨吐露港,風靜沙平,海灘狹長,是一處良好的海灣,故此孕育了馬鞍山唯一的漁村 ── 位於長徑村東北的渡頭村。

 

五十年代初期,渡頭村村前有渡頭,每兩日開出一班搖櫓帆船來往渡頭灣與大埔元洲仔,接載村民趁墟購物或售賣農產品,村名或因此而來。六十年代,村民改乘油麻地小輪來往十四鄉、渡頭灣及馬料水,再轉乘火車前往市區各地。昔日的渡頭屬烏溪沙廖氏擁有,但因年久失修,現已損毀。現存的渡頭是後來興建的,只供租艇遊樂及垂釣人士上落之用(圖2.15),2012年終更被拆掉。

 

     

圖2.14a 海星灣                                             圖2.14b 渡頭灣

 

據學者考證,香港漁民又稱蜑家人,是百越族的分支,原本既有水居又有陸處,後被秦國擊敗才退居河泊間。唐宋時,蜑人多散居閩粵海濱地帶,以捕魚採珠為業。關於渡頭村漁民的歷史記載不多,據筆者實地調查所得,渡頭村漁民的祖先從寶安來到香港,原在塔門及高流灣一帶捕魚為生,後來才遷至渡頭灣,日間在吐露港及附近海域捕魚,夜晚則將漁船泊在灣內。遇上農曆新年、端午及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漁民便將船開往大埔元洲仔,與其他漁民一同慶祝佳節。

 

渡頭村原居民代表張永生先生是漁民的後代,自小隨父母及8個兄弟姊妹過著起居飲食都在船上的生活。至五十年代初,漁民才開始上岸定居,但因無錢另建新屋,所以只能把大漁船推到岸上停放改成居所。其父仿效此做法並另置小漁船,繼續在吐露港、沙田海和大埔海捕魚養家。

 

漁民不僅生活艱苦,其居住環境還極易受天災影響。當憶起1962年9月1日颱風溫黛襲港時,張永生先生無限傷感地說:「颱風引發水漲,烏溪沙村與渡頭村中間地帶變成了汪洋澤國。船屋都被大風吹毀,漂浮出海,很多人無家可歸。颱風過後,沙田鄉事委員會發起募捐救災,每戶災民獲發30元重建居所。家父搖船至沙田,以每包3.7元的價錢購買了5包水泥、3元購置了100斤木板及木條,在原地搭建了一所400平方呎的寮屋,屋頂以防水瀝青膠紙覆蓋。牆壁離地數呎以石矢建成,具備防水的功能。因為鋅鐵片價錢昂貴,牆壁上方只能用木板嵌成,俗稱魚鱗板,非常簡陋」。如圖2.16所示,原本只有屋頂沒有邊牆的寮屋,時移世易經過多番重建才加上邊牆及鋅鐵片。據原村民透露,現在寮屋的位置,大多數是原來船泊的地方。

 

     

圖2.15 渡頭灣後來搭建的新渡頭                    圖2.16 渡頭灣舊村屋

 

渡頭村全盛期有200多人居住,如今只剩下30多戶已退休的漁民留守。六、七十年代,香港工業起飛需要大量工人,有些居民便轉往市區工作,因渡頭村對外交通不便,居民為了不用每天趕晚上八時的尾班船,便在市區租房居住,假期才返回渡頭村。1976年馬鞍山礦場結業,一些村民便搬離渡頭村,至八十年代末,絕大部份村民已遷出,他們搬走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些人因為經濟條件改善了,有些人則為方便子女讀書。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家,他們留守原村經營士多生意或向遊人提供水上康樂服務(圖2.17)。

 

1966年政府登記渡頭村的寮屋,用黃色漆油在構建物外牆上標明房屋地段、面積、高度及用途。九十年代政府改用紅色漆油再登記一次,將它們列為可以容忍的搭建物,在此日期後建成的屋宇,全屬違法僭建。

 

 

圖2.17 渡頭村的康樂服務

序言
驀然回首
木本水源
衣食住行
鞍山斗室
風雨同舟
鞍山蒼蒼
時代巨輪
展望將來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