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辭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 > 題辭

 

                                          獻 辭


 

很多人也知道馬鞍山礦藏豐富,馬鞍山礦場亦為馬鞍山的一大特色,採礦事業對馬鞍山早期的民生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馬鞍山礦場雖然於1976年關閉,為了讓市民認識馬鞍山的歷史發展,「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出版了《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一書,希望透過馬鞍山礦業的興衰,讓市民重溫區內昔日風貌,見證歷史轉變。

 

有關馬鞍山歷史的資料多散亂不齊,昔日的礦工及教會人士或已殂謝,或已遷離,工作小組能順利完成此書,殊非容易。本人謹藉此機會向撰寫本書的一群大學師生、工作小組成員、各有關團體及人士致謝。

 

馬鞍山區近年發展一日千里,今昔風貌迥然不同。本人希望讀者透過本書認識馬鞍山的歷史發展,並致力保護歷史文物。

 

沙田區議會主席
韋國洪太平紳士
2002 年 9 月


馬鞍山位於沙田東北面,背靠馬鞍山麓,面臨吐露港,風光明媚,蘊藏豐富的鐵礦,曾經是香港礦業的龍頭。 80 年代初期,政府大力開發馬鞍山,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馬鞍山已發展成為一個極具規模的現代化新市鎮,人口超過十八萬,區內高樓林立,社區設施齊備。隨著馬鞍山鐵路於二零零四年正式啟用,馬鞍山的交通將更為發達,社區將更為興盛。

 

由於社會急速發展,昔日社區的面貌已大大改變。為了加深區內外市民對馬鞍山歷史的認識,沙田區議會轄下「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編印了《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一書,介紹馬鞍山及區內礦業的發展歷史。

 

本書能夠順利完成,實有賴各編者、提供資料的部門、機構及人士,以及工作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謹藉此機會向他們致謝。

 

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加深各界人士對馬鞍山的認識,更希望可以加強居民對本區的歸屬感和社區精神。

 

沙田民政事務專員
高慧君太平紳士
2002 年 9 月


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都會,其步伐是相當迅速的。傳統漁村和農業社會,轉瞬間已完全改觀;曾幾何時,早年一度蓬勃起來的各種工業活動,也漸漸隱沒了,只在高速公路和高樓大廈之間留下若干痕跡。

 

這是社會發展所要付出的代價,但一個城市不能沒有歷史感,不能沒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保存有價值的文物古蹟是急不容緩的。因為歷史不只是過去的記憶,同時也是前進的基石和憑藉,如果能夠對我們的文化產業多加注意,把地區性的歷史面貌展示出來,既可產生凝聚力,亦有助於推廣旅遊、參觀之類的活動。

 

馬鞍山從昔日質樸的農村變成現代化的新市鎮,是近二十年間的事,區內尚有不少歷史勝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馬鞍山礦場是「香港故事」的一部分,印證著歷史演進的過程,沙田區議會轄下的「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為了開展這方面的工作,特地組編一本關於馬鞍山礦業史的書,是很有遠見的。

 

區志堅博士等幾位年青的史學工作者,合力完成《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一書,從地區歷史談到礦業發展,進而探討區內的民眾生活和文化面貌,使讀者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學術性和普及意義兼備,實在難能可貴,是以本人樂為推薦。

 

在此,謹祝馬鞍山成為新市鎮發展的典範,區內市民安居樂業,共同為締造一個繁榮美好的香港而努力。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主任暨近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周佳榮
2002年8月27日


區志堅博士和他的同事合著這冊《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的貢獻在於:一、勾勒了馬鞍山礦工的辛酸血淚史;二、恰如其份地記錄了教會人士為礦工們雪中送炭的種種感人事跡;以及三、描繪馬鞍山從山海小村蛻變成現代化市鎮的情況。緬懷前人通過辛勞耕耘所建立的公益事業,以供後人景仰,這是史家應有之義。人們如果因此從中獲得激勵而力爭上游,繼而生發效法前賢為社會謀利益作貢獻的心志,這又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一種力量。

 

1949 年,正值中華大地開始人民政府時期的新紀元;這一年亦標誌 著 位處祖國南疆的香港一個歷史新階段的開端。香港在經歷了日本三年零八個月的統治後,正是百廢待舉,整個社會仍處於戰後復甦中。在中國政權易手前後數年間,大量中國內地移民湧進這塊彈丸之地;馬鞍山村就是其中一個由新移民所構成的社區。村子建立在馬鞍山上的平地和峽谷中;由於當地蘊藏鐵礦頗豐,因而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前往從事開採。

 

以香港當時僅有的資源而言,它無法承受因大量移民入境後所帶來的居住、就業、教育和醫療等種種社會和經濟問題。基督教和天主教教會及時地在這裡提供慈濟事業:包括濟貧、施醫、贈藥和辦學等。由於馬鞍山缺乏中學,教士也保送學生到區外就讀,例如當時教育特別發達的調景嶺 --- 另一個由新移民所形成的社區。教士們在馬鞍山除了向山上村子的礦工及其家人伸出援手之外,同時亦為山腳和海邊的居民提供援助。

 

教會人士本著耶穌的俠義和仁愛心懷,對陷於艱苦境況中的村民施予援手,而且照顧周到、無微不至;他們這種無私而至誠的奉獻贏得了馬鞍山村民的愛戴。村民們被教會人士的愛心和義行大大感動,紛紛信仰耶穌而成為教友;因而馬鞍山社區信徒的人數盛極一時。

 

過去,由於馬鞍山偏處一隅和交通隔閡,而曾被視為窮鄉僻壤;現在它已經成為四通八達之地;而九廣鐵路馬鞍山支線也在全速建造中,預計於 2004 年通車。今天,馬鞍山已經完全融入香港大都會而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近年來香港發展最迅速的新市鎮之一,區內高聳入雲的新型屋苑林立,種種現代化設施齊備。

 

沙田區議會「構思馬鞍山礦場主題公園工作小組」在召集人楊祥利議員主持下,決定編印《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此舉不但為馬鞍山區保存珍貴的歷史紀錄,亦豐富了香港的文化遺產,可謂意義深遠。另一方面,區博士和本書其他作者們將馬鞍山歷史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筆者在祝賀他們之餘,企望因本書問世而有更多學者從事這方面的探討,把本地史特別是像馬鞍山這類社區的研究帶到一個新境界。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義章
於香港中文大學
2002 年 9 月 12 日


馬鞍山位處沙田東北,是香港人熟悉的名山,山脊低彎在兩峰之間,狀似馬鞍,本書即從《新安縣志》記馬鞍山名字的由來作開始,談到它的三寶:鐵礦、杜鵑花、黃 麖 ;再介紹下去就是文化遺跡,循此談到古老的烏溪沙村,讓讀者從所說的那些繪上花卉雀鳥的壁畫,去想像昔日青磚的舊房子至今的百年變遷。書中編撰專章談馬鞍山的礦產和礦業,並詳細的介紹了馬鞍山的礦物,種類豐富,實屬鮮為人知。書中也記述了昔日礦工的辛勞、艱苦的生活、民風的儉樸,這些本不容易為今天物質生活豐足的人們所了解,但是,通過本書的描敘,明顯的讓讀者掌握今昔之別。

 

如許多古老的地方一樣,人們的各種活動往往來自教會的幫助,教育、福利事業都和教會有關,本書也以專章紀錄了宗教人士昔日為馬鞍山社區建設的努力。

 

往昔偏僻的山區如今高樓林立,古老的村落已從交通不便發展為四通八達。人們生活環境今昔對照,可說迥然不同,本書所談所記的正是這不同中間的轉變,是香港人想要認識的一些古老面貌、以及大家都應感到珍惜、寶貴的人文生活歷程。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語文教學中心高級講師
魯煥珍
2002 年 8 月

題辭
序言
編者的話
馬鞍山區地勢圖
馬鞍山區簡介圖
文章內容
結 論
參考資料
工作小組成員
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