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
建設礦山公園的意義
礦山公園的定義
成為礦山公園的條件
建設礦山公園的概念
礦山公園計劃目的
推行礦山公園的必要性

建設礦山公園的意義

首頁 > 礦山風貌 > 計劃

建設礦山公園的意義


今日的馬鞍山新市鎮,人口二十萬,毗鄰吐露港,遠眺八仙嶺,風景優美。馬鞍山在新市鎮發展前是一個以採礦業為主導的居住點。馬鞍山鐵礦儲藏豐富,是昔日香港唯一的大型鐵礦場,是香港礦業的標誌,於香港經濟史上更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戰後,該礦山的開採業務更發展為首間香港與日本人合作的公司,為戰後的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礦山採礦生產期間,馬鞍山鐵礦吸引了大批工人在此以採礦維生,並在礦場上定居下來,形成別具特色的礦山村落。它以香港特有的社區形式運作與發展,例如有宗教的介入,並興建了教堂、學校及診所等公共設施,使得工業礦山的開採與人文文化在馬鞍山礦山緊密結合,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區。


馬鞍山的礦藏十分豐富,其矽卡岩型鐵礦藏具備了典型矽卡岩鐵礦藏的所有特徵,礦雖不大,其典型性強。美國學者D.D.考克斯和D.A.辛格曾對全球3,900多個典型各類礦藏綜合研究後,分別建立了38個全球描述性模式和60個標準噸位和品位模型。在這些全球性標準“模式”和“模型”中,引用我國的典型礦藏資料很少,其中矽卡岩型鐵礦只引用了兩個,一個為東北的松樹溝鐵礦,另一個就是香港的馬鞍山鐵礦。馬鞍山鐵礦資料能被建立全球性標準“模式”和“模型”引用,是典型性的具體表現,其礦藏學意義重大。


馬鞍山的礦物、岩石類型豐富,其中各類礦物有超過40種,岩石更具有地球上三大類岩石的代表。據不完全的統計,岩漿岩既有侵入岩,也有噴出岩﹔沉積岩既有碎屑沉積岩,也有化學沉積岩和生物化學沉積岩﹔變質岩有高、中、溫接觸變質岩、熱變質岩、動力變質岩等。如果把這些礦物和岩石都分類陳列出來,馬鞍山就可以建立一處內涵十分豐富的礦物、岩石(含礦石)博物館,其礦物岩石學的觀賞性和科學價值,將使其成為香港眾多博物館中的一個亮點,具有重要的礦物岩石學意義。馬鞍山鐵礦開採過程中和封閉礦坑後遺留下許多環境問題︰其一是廢棄礦場和礦坑流出的水體在與溪流中的水體混和後,可能給水源帶來一定的污染﹔其二是礦山封閉礦坑後,四周留下的廢棄物既可能污染土壤和水體,亦給當地帶來了視覺環境的污染﹔其三是礦山開採過程中,破壞了採礦場和採礦坑道附近山體的穩定性,露天採礦場的高邊坡崩塌和採空區的地面塌陷,可能帶來崩塌、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馬鞍山礦場遺址也是一處開展地質環境研究、地質環境評估和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防治的基地,具有重要的地質環境學意義。


現時的礦場遺址不僅保留了昔日與整個採礦過程有關的採礦場、礦洞及選礦廠等建築及遺址、相關的地質岩石和地貌﹔為礦工而建立的社區包括宿舍、診所及教會建築群等亦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其整體的完整性是現存的例子中甚為稀有的。
由此可見,馬鞍山礦場遺址是香港地質、地理及人文活動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場所,在香港是唯一,在中外例子中雖較小規模但小巧玲瓏且富稀有性,極具特色。


雖然礦場現已關閉,大部分礦工及其後代亦相繼離開,香港文化博物館自1996年起已對馬鞍山礦洞進行資料和文物蒐集,部分已在文化博物館的展廳內陳列﹔另外,沙田區議會亦一直致力研究馬鞍山,邀請歷史及地質學家對該礦區進行研究,並出版《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及《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二書,不僅搜集得許多珍貴資料,更對昔日礦場的有關人士進行了口述歷史訪問。此外,沙田區議會更於2009年邀請了古蹟專家對於礦山有關的歷史遺址進行研究並撰寫了《馬鞍山礦場歷史建築研究文件》,對該址的歷史及建築等意義有詳細的分析評估。以上每項研究均顯示出馬鞍山礦場遺址的重要性及獨特性,並為擬建的香港礦山公園奠定良好穩固的基礎。另外,香港特區政府對於生態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強,早已設立許多郊野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近年更大力推動對歷史建築的保育工作﹔加上市民對本土自然及歷史環境的保護意識及認知亦增強,這些都成為建設香港礦山公園的有利因素。


過去採礦遺留下的一切,為擬建的香港礦山公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不單有大規模地面地底採礦的遺址,亦有豐富的相關地質岩石,包括沉積岩、變質岩及岩漿岩等與地貌﹔亦有礦工生活的遺跡遺址等。這些基本元素在優美自然風光的襯托下,令擬建的香港礦山公園景點豐富多元。這裏不僅是一個礦山科學及古蹟普及教育的理想場地,而且能寓科學及保育教育於休閒旅遊之中,必將能為香港提供一個靚麗的新品牌。

 

 

 

 

 

計劃
前期資料
計劃概念總綱
總結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