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情
回望礦場
開墾礦場路
一代炮王
血汗見證
生活點滴
越洋工程師
女人禁地
為人所尊-張渤老師
我們的童年
唯一的交通車
八十年代的蛻變

為人所尊-張渤老師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嵗月》 > 當年情

張老師與長者們出遊
同桌的你─張老師
張智霖先生探訪張老師
1994年張老師獲頒授榮譽獎章
1994年張渤老師獲頒授榮譽獎章
張老師與來者閒談
英文虎報2.1.1991
1985年張渤老師獲頒港督社區服務獎狀

曾在馬鞍山天主堂服務的神父有恩神父、譚神父、李神父、胡神父等。早期曾有七位修女駐堂 ,多 從事教育服務工作, 該堂也聘多位義工, 為礦工提供種種服務。及後由於山上的礦工日漸減少,故此天主堂的服務也日漸萎縮。至今山上的天主堂只剩下一位工作人員,就是曾在天主堂的附屬學校任教的張渤老師。他負起照應仍在山上居住的老礦工的責任。例如協助他們申請公共援助、帶他們看醫生等。他在村民心目中享有十分崇高的聲望。村民 認為他甘於為民 請命,人又溫和,永不發脾氣。 ─ ─摘錄自梁炳華博士《香港的一首史詩》

 

陳懷卓先生── 陳先生於馬鞍山「土生土長」。兒時在馬鞍山渡過,在他心目中,馬鞍山是個充滿歡笑和樂趣的地方。受到張渤老師的薰陶,現在也執起教鞭,在馬鞍山聖約中學為人師表。

 

我們的童年─陳懷卓先生

在眾多馬鞍山的人中,張渤老師是最令人景仰和難忘的。張老師追隨方濟會來到馬鞍山,先在山上建立聖堂和聖若瑟小學。後來再下建聖堂和小學。張老師初來時,任聖若瑟小學校的老師。幾年後,他再轉職協助神父打理聖堂,兼管理學校的工作。他的特點是有一口濃重的山東口音,又夾雜了許多廣州話詞彙,一般人很難明白他在說甚麼。

 

大公洋行結束時,礦工失業了,徬徨無依,加上年事日高,身體不好,張老師便毅然擔負起照顧老人的工作。其後,政府決定發展馬鞍山,大部份馬鞍山居民都獲得安置。這時張老師反搬往山上,住在聖堂的一個小房間內,更直接地幫助山上的老人。

 

張老師曾於年輕當軍時受傷,中年以後,左膝蓋便經常痛,天氣寒冷時更屈不過來,步履維艱,要靠枴杖借力,才勉強成行,一般人走三兩分鐘的路,張老師有時要走上半小時。但只要老人有需要,張老師仍然不怕艱辛,為老人奔波:病了的,送他們入院;入了院的,去探望他們;不幸過身的,更獨力籌辦喪葬之事。

 

張老師替老人組織老人會、申請老人金及綜援、聯絡醫生每星期到診,對老人的照顧無微不至。可惜有些老人不愛惜自己:酗酒、嗜賭、胡亂花錢,他們認為已一把年紀,置生命於度外。張老師只好更積極地為他們謀取福利,給他們勸導。張老師默默耕耘,無私的服務,終於吸引了無線新聞部的注意,派人訪問張老師,並為馬鞍山的老人製作了特輯。

 

特輯播出後,各個慈善團體紛紛與張老師接觸,表示願意提供金錢、物資及人力的協助。每逢假日,來訪張老師家的人便絡繹不絕。當年演藝人協會主席周潤發先生也親自來山上派米,張老師對這為親和的藝人印象甚佳。

 

這些幫助中最顯著的,就是交通方面的改善。當時山上和山下只有一條貫穿,雖有村車(村民稱交通車)定時往來,但車的耗損嚴重,維修費非常高昂。幾經曲折,張老師成功找到人捐助,將崎嶇的山路鋪上石屎,稱為「良友路」;後再得賽馬會捐贈交通車一部,才大大改善村民上山下山的交通。其後,演藝人協進會更捐助一輛四驅車給張老師,替換其已駕駛了十多年的四驅車,作為日常 為老人奔走之用。

 

張老師對老人的照顧,最後得到政府的表揚,獲頒發社會服務?。時在 97前,頒?禮在落成不久的會展新翼舉行。張老師平日衣著樸素,夏天老是白恤衫 灰西褲,冬天則是灰色的西裝,他也就是穿上這種樸素的衣服參加頒獎禮。

 

典禮完結後,他原想在會展門口坐的士返回馬鞍山,豈料一輛也沒有,只好一拐一拐的,在路上踽踽獨行,從新會展走到舊會展再截的士。途中,張老師盼望能有善心的人士,順路送他到附近的的士站,可是卻沒有車願意停下來。典禮中獲?的,應該都是城中對社會最有貢獻的人士。他們幫助了不少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立了良好的榜樣,可就是在駕車離開時,竟沒有人留意到眼前這位同樣獲?的,衣著樸素得近乎寒酸、行動不良的人。幸好最後也有一位善心的外國人願意停車,送了他一程。

 

我和張老師的交往,是以吃喝開始的。讀小學時,每到夏天,我們都會有特別的工作:替張老師用鐵礦粉重鋪學校門口的碎石路,以方便神父和校長等上山 處理聖堂和學校的事務。張老師先運來一堆的礦粉,我們便用獨輪車將礦粉推到要鋪的路面上。路不長, 4、5個人一起做,約個多小時便完工。最令人雀躍的是:張老師便會以一瓶可口可樂作各人的?賞!那時的小孩家境貧窮,個多小時的辛勞在一口可樂之後,都忘得一乾二淨。

 

稍長,便幫忙張老師搬運聖堂所需的物資,譬如彌撒用的萄葡酒,聖誕夜的禮物包等。每逢聖誕前夕,聖堂都會舉行晚會和子夜彌撒。晚會有攤位遊戲,學生表演,最受小朋友歡迎的,便是那禮物包。禮物包內有生果、花生、糖果等,是張老師早一個月前到旺角購買的。我們經常陪同張老師一起前往,協助運送。購買完畢後,張老師會叫一輛貨車,將貨品運送至何東樓,再由木船運送至學校門口。

 

禮物齊備後,還要替張老師入包,待聖誕前夕派發。聖誕前一星期,張老師便開始在樹上掛上燈飾。當時在聖堂的小花園內,有兩株高三四十呎的南洋杉樹,這兩株樹,老遠都能看見,可說是聖堂的一個地標。掛燈並不容易,我們要替張老師檢查燈飾,不著的,便要修理;沒問題的,便爬上長梯,用長竹竿將燈飾掛在這兩株樹上,掛得愈高,便愈有成功感。

 

我住的家,由於屋頂是瀝青,夏天時,室內相當熱,令人坐立難安,所以每到夏天中午,都往外跑。有時,我會爬到靠海的一株台灣相思樹上看書,張老師看見我一個人,會邀我和他一起喝咖啡。我那時還小,對咖啡奶茶都無好感,加上張老師的咖啡少糖少奶,我一直都不大喜歡,但張老師盛意拳拳,盛情難卻,喝多了,那種咖啡的味道我仍依稀記得。

 

間中,張老師會邀請我一起吃飯。張老師平日自奉甚儉,除了衣著十年如一日外,日常吃的其實非常簡單。他是山東人,不大愛吃米飯,平日多吃饅頭,到節日或有訪客,便會吃餃子。張老師做的餃子樸實中見真味,正好是他的反映。餃子的餡,以豬後腿肉連薑和蒜頭一起?爛,加入韭黃便成;餃子幾乎有半個拳頭般大,是一般北方館子的 3、4倍大。記得第一次獲邀請吃餃子時,張老師非常客氣,請我盡量吃。但當我看見如拳頭般大的餃子時,心想:怎吃得了?當時年輕,即使盡力吃,仍只能吃十六隻。問張老師,他年輕時可吃多少隻,他輕鬆的說,他曾和郭校長一起吃餃子,兩人合共吃了百多隻。即是說,每人吃的,是我吃的四倍!

 

至今仍然記得有一次我和張老師吃的那頓午飯──沒有菜,只將蜜糖塗在饅頭上慢慢的吃。我跟他一樣吃起來,可是饅頭是冷的,蜜糖是甜的,實在是吃不慣。自這次以後,我便想,張老師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可能經常都是這樣的。

 

張老師因為膝蓋的緣故,多次進出醫院,後來做過手術,可是都沒有見效。最近幾年,入醫院的次數更為頻密。在張老師死前的個多星期,我曾到聖母醫院探過他,張老師的狀況雖然比過往的差,但仍以為他很快便可出院。可是第二星期,便接到他的死訊。噩耗傳來,思緒都停了。平伏後,許多與張老師交往的片段便一一在腦海湧現。張老師一生的事蹟,代表了馬鞍山的歷史;張老師,也是許多前馬鞍山居民的中心,只要找到張老師,便可以找到許多遺忘了的人的現況。

 

張老師在山上居住的地方,是聖堂、小學和一所修女院連在一起的。他在生時,這座 50年代的建築已因無人居住和打理,在日久失修的情況下,陸續出現倒塌的危險。張老師曾多方想辦法,曾構思改建為老人院、供人住宿的營地,雖得富豪答應捐輸,但因無法修建道路,消防車無法直達,未符政府的條例要求而作罷。現在張老師一去,究竟這座可堪憑引的建築物還能維持多久呢?景物依然,人面全非,已令人唏噓歎息,現在人面早已全非,若連景物也湮沒,則馬鞍山的歷史,便很可能從人的腦海中,連根拔去。

 

張老師在馬鞍山的歷史中,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願這篇文章,能為這位堪受景仰的人物,留下一些點滴的回憶,也盼望有更多的前馬鞍山居民,不吝嗇他們的回憶,為馬鞍山留下更豐富的歷史紀錄。


簡柏輝先生── 東華三院王澤森長者地區中心活動及社區聯絡隊社工, 1987 年,因工作關係開始接觸馬鞍山長者,一直以來都本著熱誠的心,為山上長者服務。談到張渤老師,總覺得他與馬鞍山是不可分開。

我尊敬的一位,沒有教育過我的老師張渤,一位在馬鞍山教導過無數學子的老師。他與馬鞍山結下一生的緣份,過往,提到馬鞍山時,總是離不開這位老師 – 張老師。


1987年夏天,上司給了我一個上山下鄉的任務,就是為這山裡的長者提供外展服務,山上第一位我接觸的長者,就是這位名聞馬鞍山的張老師。一位身材魁梧,國字口面,滿口山東口音的長者在我眼前,說實在,最初聽他的說話,十句也不明白九句,往往要花很多時間澄清他的意思。

 

張老師是一位很堅持的長者,他有自己的主張,他要留在馬鞍山,為這裡的人,做他認為要做的事。馬鞍山最多居民時,約五千多人,到八十年代留在馬鞍山的老礦工也有百多人,山上的居民,直接或間接,他也曾幫助過,他所做的事,無不是從馬鞍山居民的利益出發。

 

自從六七年,礦場結束後,張老師一直留在馬鞍山上,社區的設施,是他一點一滴掙來的。八十年代時,馬鞍山居民的交通工具是一部密斗的貨車,接載居民上落馬鞍山,後來,張老師申請專線巴士,以一部四十多座位的中型巴士,來往山頂至耀安邨。說起來,這條專線巴士,應是全港第一條提供地區上長者 (馬鞍山村)免費乘車優惠的專線。盡管財政緊絀,他仍堅持要提供長者免費乘車優惠,直至現在,優惠仍然存在。

 

與張老師合作過的人士,尤其初次見面者,最怕的是他的口音,例如:恒安邨總說成廣東話似的「紅」安邨,真的用上多番努力,才能明白。但張老師亦是一位充滿感恩的長者,每次聖若瑟老人會的團年聚餐中,他總用上十多二十分鐘,總結過往一年,政府機關、志願團體及社區人士對馬鞍山村的幫忙,他能在沒有講稿下,逐一向團體及人士致謝;也反映出張老師曾與很多團體及社區人士合作,為馬鞍山村的居民謀求改善環境與福利。

 

張老師一生中,身兼多個要職,包括,馬鞍山村互助委員會主席、馬鞍山交通車委員會主席及聖若瑟老人會主席等,無不是關係馬鞍山村居民的生活、長者的福祉。他終日勞碌於處理馬鞍山的社區、居民的事務,例如:修建道路、維持交通車的運作、長者的福利及身後事、修建防風庇護站、修建物料供應站等,不勝枚舉。

 

晚年時,張老師感到雙腿關節很痛、無力。每次他從山頂天主堂的寓所走下「平安橋」,乘交通車辦理馬鞍山村的公務或長者的福利,他要走下百多級樓梯及山路,多次停下來休息,花上半個小時,才能到達;這段路,一般的長者,只需要十分鐘的腳程啊!有一次,我在沙田政務署碰上他,張老師正停下來休息,他正要辦理村裡事情,我只問了句:「那麼幸苦?你為什麼還要下來?」,他以堅定的語氣回答:「是,我要來辦點事,村裡的事啊!」,跟著他走向要辦事的地方去。我想:「他一會兒,返回山上,又要走上百多級樓梯回天主堂,他又需要走上一個小時,真難為了他!」

 

最後一次與張老師一起去旅行,是安排往鯉魚門吃海鮮 (張老師以馬鞍山長者平日的食物,總是馬馬虎虎,要求我安排長者在旅行時,嚐嚐城中美味),張老師走那十分鐘往海鮮酒家的路也感到困難,我安排同事在酒家內安頓長者午膳,老師說走不了那十分鐘的路,在路旁的食店歇下來,最終在食店吃飯,張老師雖不能與長者共享海鮮美食,張老師仍甘之如飴;但在我心底,郤泛起絲絲不安,老師的身體真的大不如前了。

 

二零零一年一月,老師因肺炎入醫院,那年的聖若瑟老人會團年聚餐還安排他從醫院請假回來,到最後一刻,醫生說他不適合回來,此時已感到老師病情不輕,但總是祈求,上主不會這麼快召回他的僕人,張老師仍要服務馬鞍山村的。二月一日,噩耗傳來,上主終於召回祂安排為馬鞍山村居民服務的僕人。馬鞍山發展一日千里,馬鞍山村的面貌亦幾度更新,我希望時光的流逝,不會改變我們對老師的懷念,借「鞍山歲月」一角,紀念一位「馬鞍山人」的老師 ……張渤老師。

題辭
當年情
別有洞天
鞍山天與地
馬鞍山三寶
後記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