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引言
馬鞍山古蹟風貌
馬鞍山開礦事業
馬鞍山礦工生活
天主教聖方濟會對馬鞍山礦工的慈惠事業
基督教信義會對馬鞍山礦工的慈惠事業

馬鞍山古蹟風貌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 > 文章內容

 第一章:馬鞍山古蹟風貌


據歷史記載,馬鞍山有三寶 : 鐵礦、杜鵑花及黃麖。首說鐵礦,馬鞍山出產的鐵礦石平均含鐵約百分之三十二,昔日每年產量 約 為十五萬噸含鐵百分之十五的精礦, 日產量約 一千三百噸,至於粗鐵沙礦方面,也曾日產一千五百噸。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有商人在此地投資礦業。戰後更有日本商人在此地開礦。其次為杜鵑花,馬鞍山有一種白色的野杜鵑,它們多生長在二百呎以上高地,較低的地方很難看見。最後為黃 麖 ,在新界大帽山及馬鞍山一帶曾出現這種動物。依《新安縣志》記載:「黃 麖 即鹿章,似鹿而小,毛黃黑色,性喜驚。觸物則走,飲水見影則奔。道書云:『鹿章無魂,故動輒慞惶也。』官富大帽馬鞍等山皆有之。」黃麖就是羌鹿,狀似獐,全身栗黃色,頭、頸和腿均呈棕黑色,腹部較淺,近於白色,雄性黃麖頭上有雙角,還有一對獠牙,長出嘴唇外。牠們多在夜間活動,每年夏季濃霧的晚上,多在深山活動。


據馬鞍山村民所指,現時該區有很多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村落,例如烏溪沙村、梅子林村、大水坑村、渡頭灣村等,尤以烏溪沙一村更保存了不少文化遺蹟。烏溪沙村在馬鞍山麓的平原,背山面海,北面有紅棉嶺,形成「T」字形貌,伸延至大海,南面是今日的錦英苑。另外,在古代有一處稱為白頭山的地方,就是昔日白石船民營的所在地。烏溪沙的發展,據《沙田古今風貌》一書指稱,宋末時,廖氏二十八世祖均壽公,值元兵南下,便與文天祥奔走江南,至三十世祖,均壽公孫仲傑公,便往新安,先後在屯門及福田居住;及後,仲傑公在上水鳳水鄉立村,仲傑公子自玉公出生,自玉公第四子如興祖於明朝洪武年間,往烏溪沙成村,故廖如興即是烏溪沙村的始祖。道光年間,自始祖仲傑公起,傳至十三世超海公。初時超海公在烏溪沙書塾教學,學生眾多,時值亂世,常有海盜上岸劫掠,超海公得知清兵在瀝源紮營,以為治安較佳,便於道光年間,舉家遷往牛皮沙村,並在此村發展,成為牛皮沙村廖族始祖。昔日許永慶的《竹枝詞》曾說:「烏溪沙上景盤桓,大水坑源水一彎,輋下泥涌通路過,春來樟木茂如山。」


烏溪沙的村民本務農,也曾種植米麥等五穀、甘蔗、番薯、花生,卻少捕魚。村民生活清閑,宜然自樂,亦有一兩戶兼職街渡載客。古代的烏溪沙,稱作烏溪沙渡,在王崇熙編《新安縣志》所載:「烏溪沙渡,自烏溪沙經大步頭,渡一隻,原承餉銀四錢」。村中曾有兩艘船隻,來往烏溪沙至大埔之間,交通方便。至五十年代,村民多往英國謀生,六十年代時,政府收購烏溪沙農地,夷平紅棉嶺。烏溪沙村內有一所聖約瑟學校,於 1987 年時,正值學生被遷往其他地方就讀,村民成功向政府申請把學校列作村公所。村旁也有一所孤兒院,至 1970 年代結束,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接手管理,改名為青年新村渡假營。


現時烏溪沙青年新村營舍,佔地超過一百萬平方呎,約有一千二百個床位及各式康樂設施,主要是用作訓練營及渡假屋。早在1946年,此村已受其時港英政府注意,曾欲在這裏興築機場,及後發覺此地背山面海,對飛機升降太危險,才選擇石崗為軍用機場。


二次大戰後,美國一名牧師來港,為了收養二次大戰時的孤兒,及提供兒童福利,便向政府購入烏溪沙一幅土地作為孤兒院。他的高義行為,感動了其他有份參加競投的地產商,使他得以約十二萬元港幣,購得該幅可供興建六十多間平房的土地;及後,孤兒院落成,定名為烏溪沙兒童新村,此地成為美國在港一所專門援助孤兒的機構,更成為日後香港一個旅遊宿營的熱點。烏溪沙村村長廖丁有先生指出,當時福利會收容了逾千位孤兒,會內更設有幼兒院、小學、中學、醫院、農場及工場等。至七十年代,牧師停頓了福利新村的工作,將營地交給現在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管理,並改名為現今所見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烏溪沙青年新村。


烏溪沙舊村中有多間舊式村屋,其中一些是青磚舊屋,在牆身上有花卉壁畫,畫中多繪有梅花雀鳥的圖案,代表了祥瑞及四季的變遷。從青磚及浮雕所見,這些房屋有百多年歷史。另外,村中也有棵百年老榕樹,樹幹粗壯,數人才可以合抱。現在老榕樹的樹根上,供奉關公、孫悟空神像,和觀音大士畫像,榕樹前也有伯公神壇。烏溪沙村一帶,均為著名遊覽勝地,白石船民營後面的海灘,有一塊稱為「山大人腳跡」的大石,在潮水漲時被海水淹沒,潮退時才露出水面。


往日,烏溪沙對外的交通不是太方便,若要前往沙田,只有從此地乘船到何東樓登岸,再乘車往沙田。至 1974 年,一首私辦的船隻因超載發生意外,造成傷亡,政府便與油麻地小輪公司商討籌辦往來烏溪沙及市區的航線,終於小輪公司答允派船隻行走烏溪沙,至 1983 年才停止服務。此外,昔日由於交通不便,村內並沒有醫生,村民往往未能及時求診,政府便自六十年代起,每周兩天派醫療船到烏溪沙為村民診治。


另外,在馬鞍山村附近的山上亦有一些名勝,例如:山上有一條暗道,抗日戰爭時期西貢區的反日戰士,經此暗道從西貢秘密前往樟木頭。此外,還有梅子林村,該村地理偏僻,面積很大,以吳姓為主,五百年前此地已有人開始定居,村民以務農和採礦維生,村內設有一所育文學校,該校的註冊時間為 1947 年,後因村民相繼離去,入學率偏低,終至 1979 年結束。


除了山上的暗道和梅子林村外,還有大水坑村。張太公首興為此村的開基祖,他本為廣東五華大田人士,因避兵亂,遂攜父之香爐,遷進沙田大水坑村。至於渡頭灣村,據廖丁有先生所言即是烏溪沙的始祖村,亦即是現時落禾沙的地方。據考古勘察所知,在渡頭灣村以南發現新石器時代後期的史前考古遺物,時間為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1500 年,附近一帶亦有風水樹、神龕、風水山、墓地和古井等古跡。此外,尚有百年歷史的溫家村秋楓樹,在村內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大榕樹;還有昂平村,村後也有石龍仔;各村建有祠堂以奉祖先,也有百公壇,但沒有寺廟。而當中以溫家村的歷史最悠久。

題辭
序言
編者的話
馬鞍山區地勢圖
馬鞍山區簡介圖
文章內容
結 論
參考資料
工作小組成員
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