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引言
馬鞍山古蹟風貌
馬鞍山開礦事業
馬鞍山礦工生活
天主教聖方濟會對馬鞍山礦工的慈惠事業
基督教信義會對馬鞍山礦工的慈惠事業

馬鞍山礦工生活

首頁 > 鞍山歲月 > 《馬鞍山風物誌:礦業興衰》 > 文章內容

 第三章 :馬鞍山礦工生活


1. 礦工生活

 
五、六十年代馬鞍山的礦工生活是十分刻苦的。早期的礦工多為未婚軍人,他們的薪金不多,每天只得一元工資。日用資源如米、肉類、蔬菜以至日常用品等相當缺乏;他們的居所亦非常狹窄,需以麵粉袋鋪地而睡;通訊設備不全,沒有電力和食水供應,只能以大光燈照明及以水管引山澗水飲用。馬鞍山的生活仿如隔世,對外交通十分不便,礦工要由何東樓乘船,再坐村車,才可到達馬鞍山礦場。當時的村車如一架大軍車,各人合資僱請司機接送馬鞍山村民與礦工。

 

 

由此可見,馬鞍山礦工的生活頗為清苦。而由於他們多是從北方南下的工人,知識水平不太高,也大多不懂廣東話,所以與區外的廣東人很少交往,平日只是留在馬鞍山地區活動。此外,跟隨父母南來到馬鞍山的小孩子,日漸成長,在香港接受教育,習慣與廣東人交往,與南下的父母漸難溝通。部分礦工與香港廣東籍女士結婚,所生的小孩也多只懂廣東話,與父親溝通也常出現問題,使這些終日工作的父親感到很傷心,家庭也容易發生磨擦。平日,礦工也喜賭博,且多酗酒。酒醉後容易與妻子打架,又或因賭錢而與其他礦工發生衝突。


雖然如此,由於礦工與居民相處日久,彼此熟絡,故他們多能守望相助。閒時,很少外人前往馬鞍山,他們可謂自成一區。而負責接送村民的客貨車司機,更已熟悉山上每一家庭成員的組合。社區外的朋友,要探望山上的親戚,都需乘搭這客貨車,而司機看出這些是「外人」後,便會向他們查詢底蘊,故這些司機也扮演了山上「護衛」的角色。


至於婦女,她們不能進入礦洞,只能照顧家庭和子女及協助將礦石磨碎,以便運輸。


2. 醫療設備

 
礦洞內頗潮濕及溫暖,若礦工不幸染病致死,而在香港又沒有親人,就只好把骸骨安放在山上的「金塔」,又或把屍體放在水上飄流。礦工染病時,只能求診於山上唯一的一位醫生。若遇到嚴重的疾病或急症,山上的醫療設備未能應付時,醫生便替病人寫醫生紙出外就診,教會人士會協助醫生往山下購買藥物,也會充當護士的角色。山上的食水雖然不是十分清潔,但幸好並未出現嚴重的傳染病或鼠疫。


3. 人口分布

 
當時馬鞍山的治安很好, 期 間雖有不同籍貫的礦工 會 因飲酒或賭博的問題而吵鬧,但多為小事 ,而最終都可和平解決 。五十年代,馬鞍山山上主要有客家人、潮 州 人 及 廣 東 人,他們以普通話溝通為主,而那時的普通話夾雜很多方言。其時,潮洲人居山下,廣東人多居近橋頭、碼頭附近及今天恆安 邨 一帶,北方人多居教堂區。客家人多互相忍讓,較喜與不同族群的人相交往,少有衝突。 至於 山上居民的第二代,在兒時已一起讀書,相互交往,感情很好,加強了彼此溝通及互相了解。


4. 日常娛樂

 
馬鞍山居民平日的生活簡單,沒有甚麼娛樂,下班後多數以收聽收音機節目自娛,或參加大公洋行及教會舉辦的活動。每年的雙十節,山上置有花牌,聘請區外的粵劇團體往山上表演,一般會公演約三天粵劇大戲,以娛樂區內的居民,粵劇紅伶石燕子等也曾被邀請參與演出,所有活動費用由採礦公司支付。平日也有電影播放,主要是國語片及西片。

 

 

 

 

 

5. 教育情況

 
教育方面,山上建有聖約瑟小學校和信義小學。就聖約瑟小學的情況而言,由神父、修女或是南下的國民黨官員任教,修讀的科目有英文、數學、社會、尺牘、珠算、音樂、天主教聖詩、美勞及繪畫等。課本主要是由集成書局和教會提供的,有時美國的慈善團體亦會向學校捐贈一些文具如鉛筆、橡皮擦和間尺等。


當時,山上的小學教育與香港的教育制度並不完全一致,故在山上就讀的小學生並不容易入讀山下的中學。學生只好往區外調景嶺的天主教鳴遠中學,繼續課程,也有一些學生往澳門繼續學業,完成初中階段的課程。神父或修女也常替學生寫推薦信,介紹他們往區外的學校繼續學業。

題辭
序言
編者的話
馬鞍山區地勢圖
馬鞍山區簡介圖
文章內容
結 論
參考資料
工作小組成員
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