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故事
城門河隨想曲
繁榮的沙田墟市
烏溪沙的故事
孤兒之父微勞士牧師
車公廟
沙田畫舫
道風山基教叢林
大圍香肉遠近馳名
沙田的山水豆腐
沙田貢米
沙田鄉事委員會

孤兒之父微勞士牧師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沙田故事

微勞士牧師( Rev.Verent John Russell Mills ) 1913 年 5 月 12 日生於英國的伯明罕。 1931 年,當時只有十八歲的他,帶著簡便的行裝,就前往中國展開傳道事業。 1937 年日本入侵中國,微牧師仍決意留在留守。

 


戰爭帶來無數的孤兒,微牧師就一個一個的把他們收留下來,用空置的學校和祠堂改成兒童收容所。不久,兒童收容所已爆滿,但他卻從不拒收,只要求工作人員多加一雙筷、一個碗。為避免日軍耳目,孤兒院被迫要搬遷,孤兒要腰攜米袋,攀山涉水,年紀太輕、自顧不暇的,微牧師就三個三個的放在籃子裡,用竹竿挑著他們前行。

 

1945 年 8 月,日軍投降,救援機構逐一撤離中國,微牧師去函總部設於美國的「中國兒童基金會」( China's Children Fund ,簡稱 CCF )。兩星期後收到電報回覆,該會答應收容七百名兒童。為了運糧方便,他索性把孤兒院遷往廣州,並得到中央政府蔣介石將軍的介紹,認識了張發奎將軍,把沒收了的日本學校改成孤兒院。

 

1951 年「中國兒童基金會」改名為「基督教兒童福利會」(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仍保存其英文縮寫 CCF )。同年秋天,微牧師來到香港展開工作。當時,正值中國政權易手,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湧進香港,其中包括大量的孤兒。 1952 年,微牧師於馬鞍山的一幅地建立一所規模龐大、設備完善的孤兒院 ── 兒童新村( Children's Garden ),收容他們。

 

微牧師不單幫助孤兒,他眼見徙置區內千萬兒童失學,便建議政府與一些機構合作,在 H 型的七層徙置大廈的天台上設立學校,這就是香港天台學校的起源。微牧師在香港的工作非常成功,於是以香港的模式,趕快在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台灣、非洲、南美、甚至歐洲等地,擴展服務工作。

 

資料來源: 
訪問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康樂體育及營務執行幹事伍健新先生 
http://www.ccmhk.org.hk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