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約源流
九約
九約竹之詞
大圍(積存圍)
田心圍
凹背灣(新田)
徑口(上徑口 下徑口)
顯田
隔田
山廈圍
排頭
禾輋(上禾輋 下禾輋)
銅鑼灣
火炭
落路下 禾寮坑 拔子窩 馬料
河背瀝
龍窩(九肚)
石寮洞
山尾
黃竹洋
長瀝尾
龜地
赤泥坪
沙田頭
作壆坑
沙田圍
多石
灰窰下
茅笪
圓洲角(王屋 謝屋)
小瀝源
插桅桿
十二笏
牛皮沙
大藍寮
石古壟
黃泥頭
觀音山
芙蓉別
茂草岩
老鼠田
南山
花心坑
梅子林
馬鞍山
大水坑
烏溪沙
大輋
石壟仔
麵房

九約

首頁 > 沙田今昔 > 昔日沙田 > 九約源流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中所描繪「瀝源」各村分佈圖。


昔日的沙田被劃分成「九約」,「九」即九個分區,「約」就是一個聯盟,包括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隔田約、排頭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小瀝源約。這種組織模式,是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九約」之始,有謂可能源於清光緒初年,也可能於清朝咸豐年間或以前已確立。

 

昔日的沙田,劃分成「九約」,即是有九個分區,而所謂「約」,就是一個聯盟組織,以方便村與村之間的聯繫與合作。「九約」為:大圍約、田心約、徑口約、隔田約、排頭約、火炭約、沙田頭約、沙田圍約、小瀝源約。每一個「約」都是由該約的範圍內的若干條村所組成,而當今「九約」內各村的分佈情況則如下:

 

1

大圍約

積存圍

 

2

田心約

田心圍、新田

3

徑口約

上徑口、下徑口、顯田

4  

隔田約

隔田、山廈圍

排頭約

排頭、上禾輋、銅鑼灣、下禾賽

6  

火炭約

火炭、拔子窩、落路下、河瀝背、九肚、石寮洞、山尾、 黃竹洋、長瀝尾、凹背灣、龜地、禾寮坑、赤坭坪、馬料

7

沙田頭約

沙田頭、作壆坑

8   

沙田圍約

沙田圍、多石、灰窰下、茅笪、元洲角的王屋和謝屋

9

小瀝源約

小瀝源、插桅桿、十二笏、牛皮沙、大藍寮、石鼓壟、黃泥頭、觀音山、芙蓉 ? 、茂草岩、老鼠田、南山、花芯坑、梅子林

 

至於「九約」始於何時,有謂昔時車公曾顯聖,消除瘟疫,村民為謝車公恩澤,乃捐資擴建「車公廟」,並成立「九約」,且在神前許願,倡建太平清醮,據父老相傳,一說建醮傳統習俗,乃源於清光緒初年乙亥年(公元 1875 年),故推斷「九約」之建,當在清朝光緒初(公元 1875 年)之前。

 

至於早在清朝咸豐拾年(公元 1860 年)因重建「積存圍」之「侯王宮」時所立的一塊碑文—「萬福攸同」中已可見「禾輋約」及「火灘(火炭)約」等字眼,因此,「九約」可能在清朝咸豐年間(公元 1851 至 1861 年)或以前已確立。

人物專訪
沙田第一
沙田故事
地方掌故
專題特寫
九約源流
年代發展